第61章(第1页)
「好。」
王母说罢牵起离她近的二郎的小手,在两个小崽跟大哥的一问一答声中,向着夕阳初上的家中行去。
王景禹把段知县正在申请协查常平仓失窃案的情况告诉了石蛋,暂时没说太多,只说知县有调查的方向和新的线索,会为临南县民尽力争取,嘱他再过几日可以去县衙探问。
石蛋谢了又谢才去了。
数日后,石蛋满脸兴奋的跑进院:「大哥,打听到我爹的消息了!这些时日我娘两个人,每天去打问一趟消息,今个县里头一次有消息出来说,这事也有可能不是我爹他们这批运粮的人做的!知县大人去了郦县,我和娘也准备带上二狗往郦县去,在那里探问个消息更方便,好歹也先想办法见到我爹一面。」
王景禹自然也替他高兴,不过,即使在他原来的现代社会,一个案件从查到审到最终定案判刑,周期短的也要半年。
古代的案牍文书传送慢的多,等查审清楚上报提刑司定案封卷,时间也短不了。
他安抚石蛋道:「既如此就是有了转机,你也稍可安心,有段知县在,相信这个案子不会令临南县无辜之人蒙受冤屈。马上要收麦,你们无需在郦县久呆,莫误了时把一年的收成耽搁了。」
正是因此,他除了第一时间托人给牢里的牛二带话,并送了些钱物以外,对牛二在牢里的情形并不担心。
从带话之人送回来的消息看,牛二和王二水也的确都没吃什么苦头。
「嗯!」
石蛋连点头:「放心吧大哥,我啥都没有就是有把子力气,地里那些事牛二哥教了我不少。只要我们能顺利见到我爹一面,四舅就也能暂时同我们回村来,还有我娘,也能带着二狗一起下地,咱们几个人定不会叫田误了!」
说到他娘,石蛋突然有些扭捏起来,从略有些鼓的衣服架子里,摸出一叠衲好的鞋底子,一并四双做好的麻面布鞋,两双小的,两双略大,是大人穿的,显然是比着王景禹一家四口的尺寸做的,然后郑重的递给了王景禹。
「大哥,那啥,大娘病了一场多少伤了身子,二丫和二郎长得也快,衣服鞋子常要换新。我娘……我娘说,她做针线活手脚还算麻利,叫你和大娘有什么短头了尽管告诉她……」
石蛋说到这里,看着仍旧面不改色陪二郎二丫下棋的王景禹,又殷殷叫了句:「大哥……」
王景禹转过头,拍了把石蛋的一边肩膀:「拿去给你大娘。」
石蛋如蒙大赦,跳将起来:「嗳,好嘞!」
第54章
王景禹陪两个崽娃做完游戏,一家人又香喷喷的吃了蛋菜饼和羊肉粉丝汤。
到了夜间,挑起油灯,执笔习字丶作当日文章和历年榜题各半个多时辰,临近亥时,洗漱泡脚准备睡觉。
这副身体底子太薄,小心养护是他要时时在意的事。
他按照这里的时辰,亥时卧,卯时过半自然睡醒,日日在县上的私塾与双满村间往返即是锻炼。这两年多以来,王景禹明显感觉到体质在好转,身量明显见长,胳膊腿还有胸脯上开始有肉了,饭量也越来越像这个年龄正在长身体的男孩子。
临睡前,快速复盘了这一日的大小事,和明日的安排之后,王景禹清空思绪,冥想入眠。
七月,金风送爽。
也送来了令临南县全县上下震惊的消息。
临南县县衙布告栏上,正式公布了郦县常平仓赋粮失窃案的审查始末。
在此之前,随着郭家郭老秀才丶郭家女婿陈达力乃至人在郦县的郭显贵相继被传至县衙,甚至调至郦县集中问审。据说两家人多方奔走斡旋,除了郭秀才形容萧索的回了临南县,其馀被带走的陈达力丶郭显贵及常平仓几位长吏,始终未得释放。
不仅如此,更多的人相继被带走或问审,东乡都保李茅,刘原等几个大保长,还有李保正家的妻弟刘满户。
临南县流言纷起,连那些平日里只知做活不问外事丶甚至街头的流浪汉乞丐都开始就这个事聊几句。
「咱们临南县郭家,也是县里数一数二的富户了。而且是实实在在的富户,可不是光在县衙户籍簿里挂名的那种。眼下,看来也要不太平咯!」
「那郭显贵就是常平仓的监仓吏,这么多年郭家富得流油,怎么可能没他监守自盗的份儿!」
「可不?先不说那些被扣下来的役夫究竟有没有私下偷盗赋粮,即使真的盗了,就他们偷的那点份量,哪比得上他家这些年贪去的九牛一毛!」
「这回,官家好像是要动真格了。就打眼瞧着最近带走的这些人,我一个流民乞丐都敢打包票,保准没一个身上干净的!」
「这事儿叫我说,也是遇上了段知县这般敢为民请命丶敢磕这些硬石头的好官!要不然,这些人能有这么多年这般逍遥好日子吗?」
「是啊,没有这样的好官,怕是这些役民无论有罪无罪,最后都是有罪。其实说起来,哪里不是这样?段知县这样的好官不好遇,而且,只怕是往后的前程也不会太好。要不然哪能一个正经的探花郎,为官十馀年了,还只是个知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