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第3页)
以往,段岭会将他在一段时间内,在当地执政处事的经验心得,遇到的人事物,都尽拣些出来,讲于王景禹听,以助其能在读书的同时增长些见闻。
除此之外,毕竟读书应举是王景禹目前的主业,段岭更不会少了一得空就将他读书的心得,再附上些他近日所作的诗文。
最后,再是将王景禹寄于他的诗赋丶时文等一一评点,提出些修改的意见来。
原本掂量着信封的厚度,王景禹以为这封来信,又是同以往那般。
却谁知,那信里,大半数的纸页都是空的,并未书写任何内容。
只中间夹了几页,简单叙问了他的近况,接着便字迹稍显潦草的写道:
「景禹,眼下这封信,我托了玉京带去临安交给你。只因时间紧急,边事事务缠身,仓促间写就,不得细表近况。
玉京独自一人离家前往平阳,虽做了男儿打扮,又有一靠得住的使婆相随,到底叫为师心中难安。段某为官多年,始终职位低微,知交零落,于太康州官场又交恶之数甚众。
为师素知你行事稳重,今有一事特相托于你。若你在学业相便之时,得能照拂玉京一二,自当感激不尽。
除此,因玉京不意过度烦扰他人,托你照拂之事便不必在她面前提起。至于这封信里的空页,只为假作与你平日的通信一般无二,以免玉京闻知,徒增思虑。
切记切记。
段岭谨书。」
读罢书信,王景禹将空白的纸页整理出来,与自己的书纸堆叠在一起。又将这两页信摺叠好,重新装进信封。
无论是段岭,亦或是段玉京,俱未提及过她一个女子独自出行的原因,想必这其中有些不便与外人道的关节。
不过,即便没有段岭的这封信,在昨日段玉京登门拜访之后,他得知了情况,也必定是要尽已所能去照拂的。
王景禹估
摸着,虽然张山长此行几无什么成算,但所耗时日定不会短,晌午前必是回不来的。
大景朝节假日颇多,若是为官,可称得上「三日一沐,五日一休。」
一年当中,从「岁节」丶「寒食」丶「冬至」丶「上元」丶「中元」丶「重阳」等等不一而足,加起来总有三十馀天。
官学学生亦循此例,只书院贫家子弟多,若得了假也无甚资材将那么多的假期都用到休沐游历之上。
因此,有一半的假期,书院都还是照旧排了课业。
今日是冬至假期的第四天,上完这半日的课,接下来就是三日半的假期。
只不过出了这档子事,外加天寒地冻,学子们多数也都是会选择留在书院,或休沐或继续课业。
一上午的小讲结堂,王景禹叫刘和桂不必等他,回到舍房,将书袋放好,这便依着昨日段玉京留给他的地址,寻了过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