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4章(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言罢告辞,正要离去,李靖喊住他道:「若是公子真遇上难事,在下亦会鼎力相助。」

李世民舒展了眉目,他背对李靖道:「如此,多谢。」

此后李世民去见了同样乔装的李世绩,以相同的问题抛给这位深受皇帝信赖的臣子,得到的是与李靖一致的保持中立的态度。

回去的路上,尉迟敬德问李世民他二人可愿相助,李世民说他们都选择中立,更是大为感叹:「李靖和李世绩都是忠臣啊。」

见完想见的人后,根据事先定下的计划,一切安排都在有条不紊进行,唯一的难题就是怎样才能把太子和齐王从他们宫中引出来,还能叫他们毫无防备。

秦王府上下苦恼不已,只有李世民一个人悠闲,他看着天色,只说了一个字——

等。

他们是猎人,太子和齐王包括皇帝都是猎物,他们要等这些人尽数落入陷阱再一把收网,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武德九年六月初三,太白星再次在白天出现在正南方午位,当朝太史令傅奕焦头烂额,他定眼看着纸上写下的演算出的天象,踟蹰良久,最后将之封于信函中密奏给李渊。

上书写道:「太白见秦分,秦王当有天下。」

李渊震怒,手中这张轻薄的白纸重逾千斤,令他几握不住。花白的胡须胡乱颤动,面颊抽搐,一时涨成可怖的朱色。李渊眼睛鼓鼓,血丝通红,他环视了殿内一圈,招手示意侍立在旁的宦者令汪敬过来。

「传朕敕令,命李世民这逆子即刻进宫来见朕!快,快去!」最后这几个字几乎是吼出来的,汪敬是李渊登基称帝后就一直跟在他身边的太监,还是头一次见李渊如此失态,意识在事态严重性,立刻携皇帝口谕去往弘义宫。

李世民刚与众人商议完,其馀人还未各自回去,侍卫紧急来报宫里来人了。

大晚上的宫里突然来人,一般都不是好事。李世民微眯双眼,示意众人先暂时隐蔽,他自去正厅接见皇帝的使者。

汪敬已经等候多时,他虽然表面平静,但衣袖下发汗的手指捏得直打滑。他焦急万分,每过一会儿就要朝秦王来的必经之路上瞅两眼,就盼那位殿下赶快出现。

「汪公公。」李世民笑容满面朝汪敬拱了拱手。

「殿下,陛下急召您进宫呢,快随奴婢走吧。」汪敬不敢受秦王的礼,躬身避开,迈着碎步快速贴到李世民身侧道:「奴婢观陛下面色不善,殿下可要多留几个心眼儿啊。」说完捂住嘴,耷拉眼皮的小眼闪着精光瞄向四周一瞧,接着道:「太史令向陛下密奏天象之事,具体的奴婢不清楚,殿下万万要小心呀。」

李世民微微颔首,心中惊讶为何汪敬会对他透露这些,背在身后的手不停给躲在暗处的侍卫打着手势,面上不动声色请道:「那就依规矩,劳烦汪公公为小王带路。」

宫中无人知道,秦王的眼线已经安插到皇帝身边,就连秦王本人也不知。只因汪敬隐藏极深,平时不与秦王有任何接触,是以就连后宫的尹张二妃都以为汪敬是忠于李渊的。

汪敬的确忠于李渊,但他更忠于秦王。甚至于这次李渊急召李世民可能要发难,也是汪敬自己愿意冒性命之危透露给李世民好让他早做准备。

汪敬还是前隋皇宫尚食局里一名不起眼的太监时,曾得到当时随李渊入京述职的李二公子的搭救解围。

汪敬没读过多少书,却也知忠义二字,暗自发誓以后一定要报答那位小公子的恩情。

他摸爬滚打爬到宦者令的位置,眼见李世民被父兄无情打压而无法伸出援手,忍耐至今,他终于有机会报李世民当日的大恩。

两仪殿前,李世民驻足于长长的宫阶之下,望着他曾经雀跃着登过的这一层层清扫干净的汉白玉石阶,心下怅然。那是为了见坐于殿中的那个人,自己崇拜敬仰的父亲。他把自己所有的忠诚和最灿烂盛放的年华都献给了这位高居庙堂的天子,奉献给他一手建立的王朝。是他将自己捧到万人之上,亦是他,要狠心将自己摔入谷底。

李世民情绪复杂,以往翻涌的苦涩此刻全然不见,面对前往的未知,他变得像个旁观的陌生人。

汪敬见李世民站在那迟迟不抬步,便小声催促道:「殿下,您别让陛下等急了。」

李世民眨了眨眼,转过脸来对汪敬露出温和的笑。他弯着眼,精致的眉目在月色下柔和了兵器般的冷厉,清澈的黑瞳似乎腻了蜜在里边。

汪敬恍然以为自己又见着了当时才七八岁的小公子。他那个时候小小的,是个雪嫩嫩的团子,从墙上威风凛凛跳下来挡在缩在地上的汪敬身前,童音稚嫩,却能气势全开将那群势利眼宫人喝退。蹲下身拉住汪敬粗糙的手,掏出娘亲为他绣的帕子仔细擦着汪敬脸上混成一团的血和眼泪,眨着大眼认真告诉汪敬不要害怕,坏人都被他吓跑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