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6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李经亲启。”过了一刻钟,苏成之扯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将信纸揉皱,再放进炭火盆中,看着它烧成灰烬。这只是她夜深时的逾越。不作数的。作者有话要说:按爪。憨憨开元二十一年十二月并不太平。胡晋之间于豫汉交界地带爆发了百年以来最激烈一次交战,史称“白面战役”。何为之白面?因着此战中,关北军与南部军皆是以白巾蒙面示人。常家军形成东西包抄之势,提前封锁北上蒙地关口,胡兵勇猛,誓死不降,战火纷飞,双方皆死伤惨重。胡兵喜吃生肉,上战场前主帅做主以生肉犒劳勇猛的武士。也就是这一夜,在战事最为紧张之时,一位胡兵在营内离奇死亡,引发了后续雪崩式的胡兵死亡事件。后由可汗亲自上交投降书,以交换蒙地靠南三千里土地为条件,要求解开蒙地关口封锁,让剩余的胡兵带着死去的亡魂同归故里。李经代表晋太宗签下和解书,将收归的土地命名为“内蒙”。外战结束后,常家军并未撤离,“内战”才刚刚开始。汉中疫病竟是一年多前就已由南部开始,百姓报官后,地方官府再层层上报至汉中巡抚,汉中巡抚忧心政绩受损,隐瞒不报,自行组织治理,奈何始终找不到感染源头,疫情就在时间的流逝中愈发严重。汉中南部,一度尸体横行乡野,活下来的百姓迫不得已为求保命只得抛弃家园往北部开封,洛阳等大的城镇走,流民愈发多了起来,又危及治安。汉中巡抚实在是压不住疫情,民怨载道,只能上书朝廷。这封关系道汉中百姓存亡的奏折,由吏部尚书谢蕴道先压住了。李世与可汗用汉中生铁交换了胡兵的配合与胡地的草石,为避免晋太宗出兵汉中,有所察觉,节外生枝,他亲自同谢蕴道下了死命令,凡疫情奏折,全部拦下。另一边又唆使汉中巡抚将流民私了,这不,只要死光了,疫情不就不存在了么。晋朝最不缺百姓,死就死了罢。汉中巡抚奉李世的话若圣旨,但凡逮到流民,有没有染病都一律私了。开封,洛阳等地的居民,害怕染上疫病,内里竟也向着官府,但凡看见流民就争相举报。开元二十一年的秋冬极度严寒,看上去似乎是将疫情控制住了,没处理干净的尸体也被埋在了雪堆下。谢蕴道不忍,私自于开元二十一年十一月将奏折上报,这些奏折却还是没有到晋太宗手里,谢蕴道等了近一月都没听得晋太宗在朝堂上提过一句,失望至极的谢蕴道萌生退意。这些奏折,最后都是由林尚在高力士的寝间里搜出。高力士也留了一手,慎防李世登基后翻脸不认人,可以以此要挟。只是,常年在刀尖上舔血的李世却没空陪他玩这些政权名节之术,根本就没打算让高力士活下来,阉人的命,在李世看来,也不是命。高力士的一生,若说有人曾经真心相待过他,还当真只有晋太宗尔。《晋史》中有记载,晋太宗之子晋玄宗李经继位,立年号为成元。成元一年二月一日,李经登基之日,两位侧妃也进行加冕,一位封为珍贵妃,一位封为珠贵妃。这一日,苏成之不在临安,也是李经有意为之,他知道的,她是懂的。明明是龙袍加身的时刻,李经却认为这一日的他是狼狈的,他不愿苏成之看到。她肩伤刚愈,正坐在前往汉豫交界临时军营的马车上。当今天下,谁都知道李经麾下有一官吏,唤苏成之,官职不大,年纪不大,却颇受器重,等她回朝,定是要飞黄腾达,奈何她尚不在朝中,惯于拍须遛马的儒生们也无法当着面巴结讨好。德高望重的太傅王仁守向来以中立派自居,连他家的两位嫡女,都是一边送一个,各自进了两府当侧妃。李经登基后不久,王仁守的奏折就上来了。“珍贵妃温婉贤淑,是有母仪,随殿下登基后进宫,不出两月已怀有身孕,此乃祥福之照,应顺应上苍的指示,立其为后。”李经手上摇着那本奏折,对林尚说:“这位中立派才是野心最大。”第二日早朝,李经拿着本奏折问礼部尚书如何,礼部尚书当然不干,当场与太傅相互作法,各自都欲意将对方镇压了去。春天快要来了。鸟语花香,万物生长的时节,李经当朝宣布要在五品及以上官员的家里选妃,充实后宫,绵延子嗣。一时间,更是群臣皆不服那王仁守的奏折,不出三日,美人画卷堆满了紫宸殿,谁不想搏个撞头彩的运气。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