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3第十三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二日上午,李宿尚在店中忙活,忽然听得来财惊呼一声,不由转过头去。

“将军!”来财收了手里的帕子,简直两眼放光地迎上去,顺道改了一口标准的西北话,问:“将军今日来店里,想吃些什么?”

西北子民识得他,实在不足为奇,幸景彰见店内人多,且大多北人面孔,抬手示意他莫要声张,才望向李宿,道:“我来寻人。”

元日已过,春暖初现,幸景彰找了个临街的位置坐下,点了几样北方小食,才对李宿道:“我在此处边吃边等,你去忙自己的事就好。”

李宿颔首,又为他斟了杯热茶才退下。

罗荣娘自然也是认得幸将军的,开始也捉摸不透他来此小店有何贵干,但见他一坐便是一个上午,便也不再想,放心去忙旁的事了。

幸景彰往侧边看,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往内看,是络绎不绝的客人,还有穿梭在里面忙碌的男孩。

他说话时西北的口音不那么明显,报菜名虽然没有像其他伙计一样热络地唱词,但十分熟悉流利。手上动作更是一刻没停,一只耳朵专注着听着客人的吩咐,一只耳朵细听着后厨的动静,送菜时也没因忙而敷衍,每桌都是规规整整给人放好,再添一杯热茶。

午时过去,李宿与店里的另一个伙计要换班,这时他可以在食肆的暗间里睡会儿,下午再继续忙活,不想此时沉寂了很久的幸将军忽然朝他招招手:“来。”

李宿停在他身边,等着他的吩咐。

幸景彰见他如此老实,笑了:“坐下。”

李宿不明所以地点点头,听话在他面前坐下。

“吃午饭了吗?”幸景彰问他。

李宿摇头:“稍后就去。”

“就在这里吃吧,”幸景彰说:“你想吃什么,便叫人传菜来,算在我账上。”

李宿答:“您破费了。”原本不打算传菜,但见幸景彰点的几样糕点都空了盘,等到这时想必也是腹中空空,才转移念头,点了几样阿茂的拿手菜。

菜还未上桌,幸景彰看了他一会儿,似是打量,才问:“做工累不累?”

“有时累。”李宿答:“客不多时便不累。”

幸景彰又问:“想读书?”

李宿颔首。

“为什么?”幸景彰给出一个原因:“因为旁的人都在读书?”

“有这个原因。”

“那还有旁的?”

“嗯,”虽然理由听起来有些空泛,但是的确是肺腑之言,李宿认真答:“想做人。”

爹娘教他一定要有个人样,旁人告诉他做人要知晓道理,故而做人便是他最大的心愿。

幸景彰联想到弟弟所说的李宿的幼时经历,立刻猜到原委,笑问他:“学了人的道理,才能做人?”

李宿顿了一会儿,颔首:“是。”

他从前也琢磨过无数次这个道理,想做人,不想再做父亲口中的“禽兽”,母亲兄弟口中的“野人”,他也想做一个懂得道理的人。

“其实,做人也不一定需要读书。”幸景彰像是在问他:“你看这世上这么多人,许多没有读过书,自小帮家中种庄稼,之后做小贩,做家丁,做杂活,或做旁的事,难道他们不算人吗。”

李宿愣住,他目光不住留恋在周遭所有人身上,一个个看过去,忽然羞愧:“他们是,只是……”

“只是很多为人的道理,需要靠自己悟,而读书给了人更多可能,让人不用亲身经历,就能学会事物的道理。”幸景彰读懂了他的眼神:“这不怪你,有时并非你不将他们当人,而是时势致使的惯性想法。”

李宿认真琢磨着他话里的意思,认真答:“多谢将军,我从前的确没想过这些。”

“若我送你去钱老那里学道理,你可愿意?”幸景彰齐头并下,将其中关窍和意思一并同他说了:“古人有一句话这样说:‘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意思是君子学习,应当按照老师教导的去谈论文学,尽力发扬老师的学说。”

“你若跟随钱老学习,承继的便是他的智慧和学问。好比你爬山,看了一本书,就好像自己往前爬了一步,至于这一步有多大,需看你的悟性。但若你有良师授课,便仿佛站在老师已经攀爬到的位置,俯瞰着攀登的自己。”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