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4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窦照脸色苍白地听着他们来回争执,心中早已对这个父亲失望至极,不禁冷笑道:「说来说去,你不过是害怕这件事被外人知道,会影响你虚伪的相国颜面和窦家声誉。你口口声声说爱母亲,却在她死后连一个公道都不肯为她争取,这也叫爱吗?真是可笑至极!原本我们可以悄悄将甄氏送官治罪,但你执意包庇,就别怪我不顾父子情面,我这就去面圣喊冤!」

窦相国大怒:「你敢!」

「有什么不敢的?」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公主高傲的声音:「相国大人当真以为自己天下第一了?」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仪清公主带着观沅及大理寺一干人等鱼贯而入。

仪清手持圣旨,大步流星地走进厅堂,脸上洋溢着畅快的笑容:「本公主今日就是要看看,你窦相国究竟多大的脸面,连挚爱之死都不能让你稍减骄横,是否这天下之事,皆需依你之意而行?」

观沅随即走到沈父沈母身后,关心道:「爹丶娘,你们还好吧?」

沈母欣慰点头:「还好你来得及时,不然要被那个老顽固给气死,难为你了。」

观沅微笑:「希望能帮上忙吧!」

说完,她抬眼偷偷看向窦照,发现他也在看她。

两人视线相碰,窦照便微微笑着朝她轻轻点了点头。

观沅心下一暖,知道自己这次做对了,便撇开目光,看向公主那边。

窦相国没料到公主会带着大理寺的人在这个时候突然赶来,脸色铁青,却也不得不强行压下怒气,行礼道:「公主驾临,下官有失远迎,只是这府中家务事,恐不宜劳烦公主和外人费心。」

仪清冷笑一声,扬了扬手中的圣旨:「家务事?窦相国此言差矣,民既有冤,岂能不查?相国大人是打算抗旨不遵吗?」

沈老太爷与沈父丶沈母皆是神色一振,目露喜色。

窦相国强作镇定,试图减小事件的影响:「殿下,不过是下官家中私事而已,何必动用圣旨和大理寺?不若公主说如何处置,下官照做便是。」

「你这会儿愿意听劝了?」仪清冷笑,「可惜迟了!」

「窦相国,接旨吧。」

窦相国面色一凛,不得不跪下。

仪清朗声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窦府甄氏涉嫌谋害主母,证据确凿,着大理寺即刻介入审理,以正国法,钦此!」

窦相国脸色骤变,却也不得不接旨谢恩。

他心中明白,这道圣旨意味着甄氏之事已非他能左右,窦家颜面受创,已是无法挽回之势。

仪清公主念完,将圣旨丢给窦相国,也不管窦相国此刻吃人一般的脸色,笑嘻嘻走到窦照跟前:「你今日要如何谢我呀?」

窦照拱手:「自然忠公主之事,替公主解忧。」

仪清眉头一挑:「原本我还对咱们所议之事有些担心,如今多了你心上人的加入,可就有把握多了。」

窦照皱眉:「公主何故将阿沅拖入其中?我说过,这件事照自会替公主解决。」

仪清横他一眼:「我何曾想拖她?是她自己一头撞进来的,说今日我帮你解决家务事,她便替我做一件事。你想想,让你去劝说五七,难道不比她更有用吗?这么好的机会,我怎么会错过?」

原来,祁王那边执意不肯交出兵权退兵,皇帝震怒之下打算大义灭亲,再与围城之军血战一场。仪清公主不想看到这样的惨剧,便去劝说哥哥。

最终,祁王看在妹妹的份上决定退让一步。

他想将兵权交予仪清公主,由她带兵退回岭南,他则继续在京城做他的富贵祁王。如此形成两相制衡的局面,皇帝不用担心岭南造反,他也不用担心皇帝以及太子等退兵后便取他性命。

但皇帝仍不放心,怕公主过去之后没有倚仗,会被外人夺权。而且历来也没有公主掌兵权的先例,便想找个有能力且朝廷信任之人,娶了公主之后与其一同领兵退回岭南,以后也与公主相互制衡,如此才不会担心大权旁落。

这个人选自然落在窦照头上,他不仅能力出众,也是太子最为信任之人,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