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第1页)
在清明集会人群中,那个满眼悲悯的女郎,竟几番救自己于水火。
现在,巧环已经被这位女郎用三两银子,从奴隶贩子手中买下,正在她家中养病。
奴隶贩子原本给了女郎一副药,那女郎却说,这药是给牲口吃的,如何能给人吃得。说完,她便将那药丢掉,特地为自己请了郎中,熬了药给自己喝。
虽是主仆关系,但她却对自己柔声细语。女郎人又长得极美,笑起来如海棠醉日,让人移不开眼眸。即便是在凌王府为婢的这些年,巧环也未见过女郎这般好看的女子。
许是莺儿还惦念着她,求了神仙,派了仙女下凡来解救自己的吧,巧环想着,迷迷糊糊睡去了。
「可怜的孩子,若是她阿娘知道,该多心疼……」孙阿婆用帕子将巧环身上脸上的血污一点点擦拭干净,看着她手臂上的鞭痕,眼眶一热,落下泪来。
杜时笙知道,她定是想起了自己被拐子拐走的女儿,怕她太过伤心,夜里胡思乱想,便柔声劝慰孙阿婆。
「干娘,李郎中已问过诊了,巧环是在厉坛之时未进餐进水,身子已是亏空。又遭了鞭笞,受了惊吓,因此有发热惊厥之症。吃一副药便好了。」
孙阿婆擦了擦脸上的泪水,勉强点了点头。
「干娘,凌王府那深宅大院,巧环许是也从未曾想过,有朝一日竟能囫囵个出来。若不是小五儿提醒儿,儿又怎会去清明集会卖团子,又怎会有与巧环这一段机缘。所以,咱们只要心中有个盼头,这世上指不定还会有何种奇妙的缘分。」杜时笙拉着孙阿婆的手劝道。
「我这年岁大了,一点小事便眼窝子浅,哭哭啼啼的,你莫在意。」孙阿婆情绪略缓,心中只盼着,自己的女儿也能遇到阿笙这样的贵人,自己便是死也瞑目了。
李郎中的医术一向令人信服,巧环过了子时便退了热,睡得越发安稳。
孙阿婆和杜时笙便也各自回房睡去,一宿无话。
第二日,杜时笙未等张开眼睛,便闻见了餺飥的香气。
原以为是孙阿婆起来为几人做青菜餺飥,谁知,待杜时笙伸着懒腰走出房门,竟在厨房里发现了巧环的身影。
「巧环?」杜时笙惊讶地问道,「你好些了?」
巧环在袅袅蒸汽中抬起头来,朝着杜时笙绽放了一个大大的笑容:「小娘子,你醒了。」
巧环是个正值青春期的小姑娘,有些微胖,笑起来露出两个小虎牙,虽然面色仍旧苍白,但是已颇能看出平日生龙活虎的样子了。杜时笙不得不钦佩李郎中的医术。
「不热了?身上的伤还疼不疼?」
孙阿婆听见声音,也起了床,摸摸巧环的额头,又瞧了瞧她身上的鞭伤。
「不碍事,过些日子伤就好了。小娘子熬的药很管用。阿婆和小娘子只管去洗漱,我做了蔬菜餺飥,一会儿便好了。」巧环像个没事人一样对孙阿婆笑道。
说罢,便在滚开的面汤中,下了落苏丁。
杜时笙瞧见餺飥是绿色的,又见灶台上陶碗中捏成一团的荠菜,不由摇头。
啧啧,巧环竟然不嫌繁琐,用蔬菜汁和面,难怪古代奴隶制盛行这么多年,被人伺候的日子,当真是舒服啊。
事实证明,巧环不仅是会做蔬菜餺飥,而且做的还很好吃,得到了一家人的一致好评。
但是,对于主人吃饭时,她要侍立在侧的行为,杜时笙也进行了坚决的制止。虽然杜时笙不指望她能理解人人平等这些思想,不过王府里那些规矩对于她一个百姓而言,过于有仪式感,大可不必。
从这个角度解读后,巧环很快就接受了,毕竟对于她来说,主人的要求即是规矩。更何况,现下有了这个好主子,简直是她做梦都不敢想的,所以巧环虽仍未大好,却如同打了鸡血一般,将许多活计都一力承担。
第39章
话说,巧环第二日便完全适应了新的身份,在杜时笙家中忙前忙后。
孙阿婆如何能够让她这般伺候,吃过饭后,孙阿婆要去洗碗,却被巧环又拦到一边。
杜时笙看着她忙碌的身影,对孙阿婆无奈笑笑,思想观念这种东西,最难改变,历史上数次重大的思想观念转变,带来的都是朝代的更迭。以后,还是慢慢给她渗透吧。
家中多了一个帮手,杜时笙食肆的准备工作,立时轻松了不少。并且,她惊讶的发现,巧环于庖厨,是十分有天赋的。既如此,杜时笙便也乐得倾囊相授,日后铺子开了,她也能腾出手来招呼食客。
两人忙忙碌碌,又过了几日,便到了去赴葛萨之约的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