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第2页)
周进将衣领拽了出来,然后抬手扶了抚衣袍上的褶皱,言笑晏晏开始同谭明宗算帐。
「虽然我与明宗兄亲如兄弟,但亲兄弟也得明算帐。这契书明宗兄可认?」
谭明宗之所以能这么快就被放出来,一半是因为使了银子打点,另外一半原因是,他筹划让寡嫂改嫁一事只是传闻,并无确凿的证据。若眼下他不应周进的话,那周进手上这份契书就会成为证据。
此刻谭明宗不得不打掉牙齿忘肚子里吞。
「我认。」谭明宗咬牙切齿道。
「认就好,那我们接下来再来说第二桩。」周进又从袖中掏出了另外一张纸来。
这次是一张借据,这张借据是谭有良为了捞谭明宗向周进借银子时写的借据。但当时立下借据之后,周进同谭有良说,他有个好友与县丞相熟,他可以让好友从中牵线搭桥,去见县丞为谭明宗求情。
谭有良不疑有他,便将银子和所有事情皆托付给了周进,请他从中帮忙周旋。
但谭有良却知道其中内情。那县丞哪里是同周进的好友相熟,他明明是与周进相熟,而周进之所以来这么一招,摆明是为了两头通吃。
可眼下,周进手上既有契书,又有借据,就算闹到公堂上,吃亏的也只能是他自己,所以谭明宗除了自认倒霉之外,别无他法。
而谭有良夫妇得知此事后,皆被气的七窍生烟,谭母更是被气病了。
谭有良既恨他们父子识人不清,也恨周进阴险狡诈。可眼下事已至此,为了谭明宗的前途,他不得不想方设法帮谭明宗还银子。
宋音那边摆明是没戏了,他们也不再去自取其辱。
可他们也不认识什么有权有势之人,最后没办法,谭有良只得回高山村卖地筹银子。
而经此一事后,宋音的名字被很多人知晓。县城里许多姑娘小姐都同情她的遭遇,但凡谁家有宴饮游乐都会请宋音。
而宋音却在此事尘埃落定时,先去见了春絮。
第22章
窗外细雨潺潺,楼下咿咿呀呀的唱戏声,混着雨声飘进雅间里。
宋音斟了茶,递给坐在对面的人。
那人一身水绿色衫裙,歪在椅子上眉眼慵懒倦怠,像只正泛春困的猫。
这是宋音第三次见春絮。
之前她们虽然有过两面之缘,但其实并不熟。
「夫人找我来,就是为了欣赏我的美貌?」春絮打了个软绵绵的哈欠,慵懒的掀开眼皮,对上宋音探究的目光。
偷看被抓个正着的宋音有一瞬的惊慌,旋即她便大大方方答:「不是,不过姨娘貌美,我一时看的失神了,还请姨娘勿怪。」
不知道是被这个回答惊诧到了,还是被取悦到了,春絮挑唇笑开,神色愉悦。
「夫人还真是一如既往的有趣。」
春絮生的面容娇媚,但那双眼睛却带着纯澈,尤其笑起来的时候,亮晶晶的很好看。
宋音也跟着弯了弯唇角:「能得姨娘称赞,是宋音之幸。」
之前宋音一直不明白,她和春絮明明只有两面之缘,春絮为何会帮她?但此时她心中已有了答案:应该是之前两次的见面,自己不知怎么入了春絮的眼,春絮便心情颇好的帮了她一把。
但即便春絮是顺手为之,宋音还是郑重向她道了谢。
春絮并未将这些小事放在心上,她只一脸好奇问:「经此一事后,你公婆和小叔子想必是不敢再打你的主意了,你接下来打算做什么?」
她们之间只见过两次,但那两次都让春絮觉得,宋音这个人很有意思。
这里的人送儿子读书的
都少之又少,宋音却执意送女儿去读书。而这世道上,女子从小就被教育要「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之」,一辈子都得仰人鼻息过活。而宋音一个孀妇,却能说出「如今的日子我很满意,所以我并不想再嫁」这话,倒让春絮觉得耳目一新。
在宋音面前,春絮也毫不掩饰自己这一点。
而在这几次同春絮的接触过程中,宋音也大概摸清了春絮的秉性,她便也如实相告。
「先将月儿开蒙的事情解决了,然后看有什么办法,能让我公婆他们搬出去。」若谭有良他们搬出去了,那她就能关起门来,过她的小日子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