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第1页)
但是要是有灾民的怨言传到了京城,他就拿办事的人问罪。徐安义这个命令一下,高层官员一片哗然,这不是拿他们当替罪羊吗?但是他们还不能拒绝,雷霆雨露俱是君恩。要是直接拒绝,皇帝恼羞成怒,当场把他们打杀了,他们可不就白白葬送了性命。就算皇帝没有当场发火,万一在心里默默记下他们的名字,事后给他们穿小鞋,他们也受不了啊。所以纵使他们心中有万般苦楚,表面上还是答应得好好的。徐安义不管底下人心里面怎么想,只要他们口头答应了下来,那么这件事情就必须给他解决好。大魏高层官员一筹莫展,完全不知道该怎么运用这点钱去救助灾民。最后还是何深出来提了个建议。“诸位大人,在下有一个良策。”六部尚书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听到何深的话,立马问下去。“哦?什么良策?”何深觉得自己表演的时候到了,直接引经据典,说了一出长篇大论。总结一下何深的意思就是。他建议朝廷开仓放粮。但是不要直接把粮仓里面的粮食放出来交给受灾百姓,而是先在煮好的白粥里面掺上沙子。这样一来,受灾的灾民只要还有余力就不会去领救济粮,而是自己去找出路。只有完全没有活路的灾民,才会无视掺杂沙子的白粥。这样不仅可以让真正需要帮助的灾民得到帮助,还能促使灾民产生自救的意识。尚书们听了何深的建议,先是沉默不语,神色莫名。但是他们很快就把笑容挂在了脸上。高层官员当然知道这并不是什么好办法,但是如今这种条件之下,也只能如此了。而且这个建议是何深提出来的,要是下面执行的时候,灾民们怨声载道,正好可以把何深推出去平息民怨。这样对上对下都有了一个交代,这何深还真是个好人。所以何深一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周边的官员无不赞赏,纷纷赞叹他是不世出的良才。把他夸得飘飘然,都快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其实老狐狸们都是一边夸赞着何深,一边相互看了看对方的眼色。看到对方那不达眼底的笑容就知道,对方和自己打的是同一个主意。于是放下心来,继续笑着夸奖何深。可怜何深还以为自己提出的这个建议,让朝中大佬们对他刮目相看。完全不知道,他在朝中大佬的心里,已经和一个死人没有什么区别了。朝廷在商量救济灾民的时候,尹千穗在王府里面也等来了消息,逾轮将朝廷里面关于灾情的消息全部交给了她。尹千穗看着灾情描述,倒吸一口凉气。虽然古代没有给地震分级的条件,但是看这灾情描述,估计地震最低也达到了7级。7级地震有多大的威力尹千穗可是知道得清清楚楚,前世的青海玉树就是类似的情况。尹千穗虽然担心灾情,但是她想着,战王府此刻正处于风口浪尖。要是出去救济灾民,指不定会被徐安义认为是在收买人心,图谋不轨。所以尹千穗最后还是决定,不插手赈灾的事情。按照她的认知,徐安义十分爱惜自己的名声。国家遇到自然灾害应该会积极赈灾,不可能会不管灾民,让灾区怨声载道。只是尹千穗,低估了徐安义的狠辣。徐安义这个人爱惜自己的名声不假。但是他想的维系名声的好方法,不是去做好事,让别人发自内心的尊敬他。而是想方设法地把说他坏话,败坏他名声之人的嘴巴全部闭上。哪怕杀人灭口,也在所不!尹千穗没有想到这一步,还害怕自己插手进去,会惹来徐安义的猜疑,把事情越帮越忙。这样一来,最后受苦的还不是灾区百姓。于是她强迫自己暂时将这件事情放在了一边,然后开始思索。思索了一会儿之后,她觉得这可能是一个好机会。灾情这么严重,徐安义一直盯着战王府的目光应该会往灾区转移。那她是不是可以抓住这个机会,实行撤退计划了呢?没过多久,尹千穗就做出了决定。直接让盗骊带上他自己准备好的东西,出城去找老王妃,一路护送老王妃去和王爷汇合。事实也正如尹千穗所料。自从几天前,王府里大大小小的眼线被她清理了一遍之后。徐安义和尹千嫣,对战王府内部的情形就不太清楚了。此时盗骊带着人出去就没有几个人知道。唯一一个知道的小喽啰,把事情报上去之后就石沉大海了,没有掀起任何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