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第1页)
“外祖父,深秋时分,早上雾气中,您别着凉了。”孟权隐拍了拍尹千穗的手。“你有心了,你们一家子去跟你母亲说说话吧,要是你母亲还在,看到你儿女双全一定很高兴。”孟权隐的声音,沙哑中透着浓浓的遗憾,眼睛看着的是面前的坟包。但是尹千穗知道,外祖父脑海中浮现的一定是母亲的笑颜。尹千穗的鼻子有点酸酸的,带着两个小的,开始在母亲的坟前祭拜。说实话,尹千穗的印象当中,连母亲的脸都看不清了。她对于母亲的认知,很多都是来自于外祖父。小时候,每一次跟外祖父相聚,外祖父都会把她抱在怀里,跟她说她母亲的故事。等她长大一些的时候,就不再抱她,而是牵着她的小手,带她去看母亲从小到大留下来的物品。从小时候刚开始学习书画时的涂鸦之作,到长大后的簪花小楷;从小时候的迷你衣裙,到出嫁前的珠宝首饰;即使母亲出嫁之后,外祖父还是把母亲的院子留着,时时打扫,不许别人乱动。其实当年只要母亲回家诉一句苦,外祖父绝对会站在母亲这边,帮她撑腰。只是母亲从小被外祖父教导,继承了外祖父的艺术造诣,也习到了外祖父的坚强傲骨。加上产后抑郁,将自己的生命力活活消磨在了尹家内宅。等母亲的死讯传到外祖父的耳朵里,已经无法挽回。以致于外祖父总是认为自己没有教好母亲,也没有看出尹万忠的狼子野心,对母亲的死耿耿于怀。觉得母亲的死,自己要负很大的责任。孟权隐总是忍不住想,要是他没有同意这门亲事,要是他当年留在京城。他的蕾儿是不是就不会死。可惜世事没有如果。尹千穗祭拜完母亲,带着两个小的走到外祖父身边。“外曾祖父,母亲说外祖母画画可厉害了,你可不可以带玥儿去看一看啊。”傅元玥奶声奶气地拉着孟权隐的衣角,说着尹千穗教她的话。没错,尹千穗还是决定像自己小时候一样,把外祖父劝回去。果然,孟权隐还是很吃这一招,伸手抱起傅元玥。“好,外曾祖父带玥儿去看看。”这招之所以一直对孟权隐有效,是因为尹千穗和傅元玥的长相都随自己的母亲,都跟孟欣蕾长得像。孟权隐每次都中招,也不过是因为这张跟他的蕾儿十分相似的脸蛋罢了。尹千穗顺势跟着外祖父下山,山下舅舅一家都在等着外祖父。在尹千穗母亲忌日这一天,舅舅一家都会早早地跟着外祖父去祭拜母亲,然后下山等着。等到尹千穗将外祖父带下山,就带着尹千穗一起回家,小住半月。这几乎成为了尹家跟孟家心照不宣的约定。今年亦是如此,只不过多了一个傅泽启。回去的路上,两个小的一直变着法的哄孟权隐。到家的时候,孟权隐的神色终于有了些缓和,不再那么悲戚。等吃过午饭之后,两家人已经和乐一片,嬉闹的嬉闹,拉家常的拉家常,谈朝政的谈朝政。这时,门外却传来了一句话。“老爷,宫里来人,请战王出去接旨。”进宫尹千穗看了傅泽启一眼,没有从傅泽启的眼睛里看到半点惊讶。说明这件事情在他的意料之中。傅泽启率先出门,其余人也跟着一起出去了。宫里传旨的人已经在正厅等着了,见战王带着一群人来到面前之后,就开始宣旨。“陛下昭曰:战王才通世务,属文切事,逸群之才,实乃股肱之任臣。兹以考绩,特授尔元帅之职,统领三军,即日到任。愿尔克忠报国,驱逐夷狄,扬大魏之国威。来日予懋乃德,嘉乃丕绩,钦此。”傅泽启接下圣旨之后,就跟孟家人告辞了,带着尹千穗几人回到了王府。将两个小的交给老王妃之后,拉上尹千穗去了书房。书房里山子和渠黄已经等着了。“见过王爷王妃。”“免礼”傅泽启拉着尹千穗坐在上首,也不多话,直奔主题。“渠黄,通知未雨阁上下,打起精神来,本王即日就要奔赴边疆,情报搜集抓紧点,尤其是宫里和边境戎狄的情况。”傅泽启刚刚接到圣旨,渠黄还没有得到消息,但是听到主子的话,没有丝毫迟疑。“是,王爷放心,蔡印已经将西北情报网组建起来了,未雨阁绝不会再发生之前那样的事情。”“嗯,总之你盯紧一点,特殊时期,一旦察觉不对劲,本王允许你们先下手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