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少小有壮志(第1页)
小男孩目光一转,相愿便体会到顾盼生辉的含义,却听那小男孩说道:“我姓高,名肃,字孝瓘。你们叫什么?”却连音色都美。
相愿见他果然也是姓高,便道:“我叫相愿,她是静儿。”
小男孩微微点一点头,举止竟显得十分有气度,道:“你们放心,我不会把你不是她父亲的事说出去的。”显然他刚才躲在胡床底下都已听去,知道是他们的秘密。便这么说,相愿便是微微一笑,眼见这小男孩神色之间十分傲气,显然对于躲在胡床底下被他们看见是十分在意,不愿他们说出去,却并不直说。便也说道:“你也放心,你躲在胡床底下的事我和静儿也不会说出去的。”
小男孩脸微微一红,装出满不在乎的样子,仍是背了手踱了两步,道:“这有什么,当年韩信尚有胯下之辱。”又望了袁静,称赞道:“你不肯屈服磕头,很有气节。”说罢,亦自出了房门去了。
相愿在此等候陈元康大人传见,没想被这些小男孩莫名其妙来扰,便也觉奇事,正用衣袖去擦袁静嘴角流出的口水,又有人进来,却是那美貌童子去而复返,手里亦捧着一包布袋,过来递给袁静道:“这个赏给你。”却也是一包蜜枣。
静儿伸手接过,又眼巴巴望着相愿,相愿点一点头,静儿便欢喜起来,道:“谢谢姐姐。”
高肃的粉脸刹时通红,生气道:“胡说,我是哥哥。”
静儿甚是吃惊,只睁大眼定定望着高肃,奇道:“你是哥哥啊?”说着,早迫不及待拿出一颗蜜枣,刚伸向嘴边却停住了,咽了口口水,反把蜜枣拿到相愿唇边,相愿微微一笑,道:“我不吃,你吃吧。”静儿又把蜜枣递给高肃,高肃把头一偏,不屑道:“我不吃这个,这是女孩儿才吃的。”静儿不等他说完,早已自己咬了一口,叹道:“这个好好吃啊。”方把整个含进嘴里。问高肃道:“你为什么要躲他们?”
高肃仍是不屑的表情,道:“我不愿跟他们玩儿。”
静儿又问道:“那他们为什么要说你是野小子?”
高肃的脸色却是一变,立起道:“最讨厌女孩儿了,话那么多。”说完,背了手出去了。
静儿便是愕然,不知道自己怎么话多了,不解地问相愿道:“哥哥生我气了么?”
相愿摇一摇头,道:“也许是你提到哥哥的伤心事,哥哥难过了。”
静儿似懂非懂地点一点头。她见哥哥拿枣来给她吃,觉得他好,想跟他亲近才多说话,却提到他的伤心事,心里便也难过。
相愿见久久没有消息,便让袁静在胡床睡下,嘱咐道:“你在这儿不要走开,我去看看。”便从房里走出,顺着走廊走去,但见一排的高檐大房,数不尽的木柱栏杆,走不到尽头,每当以为要走尽时,原来只是走廊转折,转过来又是不尽的房舍。如此九曲十折,也不知有多少房落庭院,行走时遇一些下人丫环等人,也并不以他为意,反向他行礼。
再走过这一排,殿室更见高大庄严,房檐上一只只青石雕刻的麒麟守护,十分气派,想来这是正室,前面有一张门吱的一声打开,却从里面走出一个身材高大的魁梧大汉,正说道:“高府家宴那日,我便不来凑这热闹了。”只听声音浑厚,甚是耳熟,相愿抬眼望去,只见那大汉约三十五、六岁,形容神武,一部美髯,看身形也有些像,只是穿着统领军官的服饰。房里又出来一个身形瘦小的约六十多岁便服老爷,只站在门口,笑着道:“这是哪里话,你我也不算外人。”这两人一个高大,一个瘦小,便是相映成趣。
那大汉道:“我已领了公务要外出,也要做准备。”老头道:“即是有公务在身,自然以大事为重。”两人似是极熟,当下也不多客套,大汉只抱拳道一声‘告辞’,老头也作一揖,便自进房去了。那大汉转身朝相反的方向大踏步走去,相愿只看背影,越看越像那日乱军中救命的蒙面神人,便不由自主的尾随那人而行。正走到前面拐弯处,忽见一物朝大汉飞来,颇有重量,像是石头,大汉只伸出一只大手,便把石头抓在手里,掂了一掂,却原来是一只练武用的石锁。从树后转出来一个小童,却正是高肃,神气地对大汉道:“怎么样?我现在力气可不小了。”
大汉掂掂石锁,摇头道:“太轻,太轻。”说完,也不抬头看,也不见如何动作,只随手往上一抛。那石锁呼啸而上,不多不少,稳稳落在七八丈高的大殿屋顶上。高肃仰头看了,十分神往,望了大汉,眼神之中满是乞求,嘴巴略张了一张,却又扭过头,只道:“也没什么了不起。”虽是如此说,别说相愿,此时连瞎子也能感觉得到他十分佩服,而且极想拜师学习。
大汉奚落道:“是没什么了不起,可惜你臂力太弱,下盘不稳,基本功太差,是不可能做到的了。”高肃听了,脸红一阵白一阵,甚不服气,哼了一声,转身去了。
相愿听了,只想:这大汉,这么大年纪,又做这么大官,怎么倒跟一个稚童较真?还用言语伤害于他?眼见那大汉又自前行,转弯去了,便也快步跟上欲求证是否便是救命恩公。谁知转过弯时,却见前面游廊空空,哪还见大汉身影?揉了揉双眼,又前后转了几圈,真是不见了,竟是凭空消失了一般。一时疑惑不解,呆呆站了一会。一阵风迎面吹来,突地想起走开已久,便又忙循旧路回去。回来时却见有个年轻家丁早已在房里等得不耐,见到相愿便埋怨道:“相相公去哪里了?陈大人的时间紧促得很,可是等不起。”
相愿忙是赔礼道歉。那家丁便领他而行,也不走正门,只从另一扇小门穿过,走到另一间房,又走侧门,有的房便直接穿过去,有的房间却绕过去,另寻别的房间穿行,如此穿过五六间空置无人的厅室,兜兜转转,眼前却又现出那一连的雄伟正殿。相愿方明白,他们刚才一直穿室而过便是走近道,当下只想,这大丞相府,只不过一隅已是如此复杂,若非呆上一两年,恐怕都容易迷路。
一时行到刚才大汉出来的那间房,家丁禀过,便请相愿进去,相愿走进,只见里面林立的书卷字画,正对面背屏风而坐的正是刚才所见那个老头,形容瘦小,脸上纵横几道深深的皱纹,花白的胡须,相貌却是十分普通,知道这便是现在名满天下的陈元康,没想到竟如此貌不惊人,当真是人不可貌相,便上前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