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15章 驻军盘蛇岭(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李平安微微颔,走出了病房。

院子里,王果子身边儿站着一个年迈苍苍的读书人。

王果子是王豆子的家人,这小子年轻,头脑灵活,目前管理者三百多乡卫,进步很大。

随着投奔的人手越来越多,王果子平日里负责的事务也不少,诸如训练的事情也要经常操持。

不过这小家伙做得不错,成绩也是有目共睹,李平安对他很是满意。

“明公,在您投靠咱们的刘忱是回头山附近的。”王果子指了指,“刘忱之前是回头山附近的读书人,耕读传家,对附近的情况比较熟悉。”

“见过明公。”刘忱很是有眼力地上前拜见了李平安。

李平安对他微微颔,“刘先生,麻烦您跟我说一说回头山附近的情况。”

“回头山?那边儿能有什么情况?”刘忱有些疑惑地看向李平安,“那边儿貌似没有多少人吧,这几年干旱的厉害,庄稼都不涨,今年还生了火灾,大山都烧光了。”

“嗯,有一支友军被困此地,我要带人去营救。”李平安说道,“再出之前,我要知道那边儿的具体情况,山有多高,山的范围有多大,有没有近路之类的。”

“要去那边儿打仗?”

刘忱一听,眼珠子红了。

虽然生活所迫,他背井离乡来到了七里堡,但是说实话,他对那边儿还是有感情的。

他知道,战争会导致大量的乡亲们流离失所。

“刘先生,您说话啊,刺史大人还等着呢。”一边儿的王果子推了推他。

“哦哦!”刘忱回过神来,不敢犹豫,连忙说道,“启禀明公,这回头山之前山上郁郁葱葱,树木很多,但是后来一场大火,便什么都没有了。”

“山倒是不算大,高不足二百步,能够上山下山的道路挺多,但是主要的山道,只有两条,其余都是小路,崎岖难行。”

“山上可有水源?”李平安问道。

“有,山上有一条小溪,但是这些年干旱的厉害,若是给大量的军人饮用,山溪的水绝对不够用,”刘忱摇头道,“明公,您要是去那边儿打仗,可以带着我,我对那边儿的道路很熟悉。”

李平安缓缓点头,然后问道,“刘先生,你可有功名?”

“学生有秀才的功名,”刘忱颔说道,“不过我精通算术,文章做的不行,科举一直没有进展,兼之年纪大了,也不愿意去县衙做个小吏,跟那些肮脏之人同流合污。后来赶上闹灾,当地生活不易,便投奔到了七里堡。”

“我也曾经去独孤杰大人那里应试过几次,但是年纪大了,行动迟缓,一直没有成功。”

“你好好表现,此次若是立功,我提拔你。”李平安说道。

“明公,您放心,学生一定竭尽所能。”刘忱恭敬行礼道。

现在谁不知道,给七里堡做事,月前高,还有各种奖励。

有的时候,刺史大人一次赏赐,就能赶上外面的官员,一年的俸禄。

千里迢迢前来投奔,结果没有谋个一官半职,整天靠给人家孩子们教书为业,让刘忱这颗躁动的心,一直很抑郁。

“你从你们那儿来到七里堡,走的是官道吗?”王豆子开口问道。

“对,走官道好走一些,而且学生还观察了山川形势。”刘忱点点头说道,“小路确实有,但是不好走,坑坑洼洼,而且还要翻不少山头。”

“你竟然会看山川形势?”王豆子惊讶道,他的第一反应此人很有可能是细作,但是仔细一想,能够入驻七里堡的读书人,都是经过严苛的身份核查的,起码要几代人身份清白,便没有作。

“研究过,读书人,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刘忱说道。

一边儿的李平安没明白王豆子为什么这么问,但是没有打断。

“那你知道在什么地方埋伏更合适吗?”王豆子问道。

“当然,学生这山川形势不是白看的,盘蛇岭特别适合埋伏大军。”刘忱说道。

“你来跟我详细说一说,从七里堡到回头山的路况。”王豆子示意看了李平安一眼,李平安点点头,二人便走了下去。

王豆子到了营房,又叫来崔九郎等人,对着舆图议论起来。

没过多久,李亮开始召集兵马。

如今李平安手下兵马越来越多,为了方便管理,这些人按照大康的方法,进行了分配。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