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第2页)
「此前为北境王妃。」
接过画像,老可汗只觉接过了什么烫手山芋。
在朔漠,隗尔氏无疑是王庭功臣,即便打了败仗,也是满门英烈。
而今隗尔氏后生做出这种事,若王庭站大周新帝这边,无疑伤臣民之心;但若不站,王庭暂时也拿不出骁勇悍将,可再与大周新帝抗衡,况且战败之后国力衰退,已经大不如前。
无论必闍赤还是老可汗,都很清楚一件事。
如今的大周新帝,曾一夜连屠骆水七城。
是个暴戾杀伐且不折不扣的狠人。
事后也有臣子提议,「可汗不若先与隗尔氏通气,确认事情是否属实。再利用这皇后设下一场,他们大周人所谓的『鸿门宴』,诱大周新帝前来我王庭赴约。」
「他若不来,咱们将那皇后送回去便是。」
「但他若来了,我等背地里联络大周皇室宗亲,趁他根基不稳,岂非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
况且大周此前逢叛军作乱,即便新帝登基,朝野上下也必然不安,正是搅浑水的好时候。
「是啊。」
「任何人登基,都不比此人可怖!」
也有臣子反对,「自古帝王爱美人,却不见得会为美人舍弃江山。大周新帝阴险狡诈,此举恐被他轻易识破,一旦他将计就计,趁机屠我朔漠王室,我等又该如何应对?」
「况且此人素来心狠手辣,诡诈多端,我等又如何保证前来赴约的一定是他本人?诸位别忘了,曾经隗尔大元帅便是为他「替身」所诱,不慎出关落入他陷阱才会……总之风险太大,赌不得啊,可汗万万三思!」
最最重要的。
「那皇后现在何处?」
「当真在隗尔氏兄弟手中?」
。
与之伴随的。
八百里加急也将新帝继位诏书传递至其他各州府城镇,下达至全国各地,尤其北境九州,可谓是全民欢腾。
「登基了,登基了,北境王,武昭帝!」
「北境王登基啦!」
「咦……」
孩童们聚在官府公文榜下,问一旁面相平平但气质清隽的书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书生默了片刻,温声解释说:「故太子出巡湑州,不幸遇大雪封山,丧命于雪崩之下,以致叛贼入京,也未能解危难于倒悬,复太平于宇内,此为国难。」
「现故太子的尸骨在运回京师途中,陛下深感悲戚,然叛贼尚有外逃者,欲冒充故太子聚众谋逆,损其清誉。若有任何人得任何线索,可到官府告发,赏金千两。」
孩童们听罢后纷纷仰头,一脸天真地说,「意思是从前的太子已经死了,如果再有太子出现,就是叛贼假扮的?」
书生唇角微弯,笑得惨然。
都不重要了。
真相如何,从来由实权和上位者书写。
也许命运,早就在无形中偏离轨迹,待身处局中之人反应过来,往往都太晚了。
可即便晚了,蜉蝣朝生暮死,尚且在这世间奋力振翅,人又如何甘心认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