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第3页)
【要求他们在战场上按照图来作战,不允许变通。】
霍去病:小小的脑袋,大大的疑惑。
战场上局势瞬息万变,如何能够一成不变的按照阵图作战?
小霍不由庆幸,还好自家陛下不会瞎指挥,不然自己做主帅非得气死不可!
【公元982年,辽国君主耶律贤逝世。】
【继位的耶律隆绪年仅十二岁,由太后萧绰摄政。】
【安分了几年的赵光义立马就精神了,加上部分朝臣进言。】
【主少国疑,此时不战更待何时?】
【于是,赵二决定再次北伐。】
萧绰冷笑一声,看不起我孤儿寡母,真以为是任你欺负的?
第95章赵恒:嘿嘿,嘿嘿,泰山朕来了!
【没想到,人家萧绰虽然是女流之辈,却明达治道,知人善任,臣子都十分敬重。】
【直接狠狠甩了赵二一巴掌,大败宋军,一路攻入宋朝境内。】
【宋史上记载「帝沈谋英断,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
【后来伟人在读宋史之时加上了批注:但无能。】
嬴政眉头一挑,伟人,是谁?
刘彻拍腿大笑,此评语甚是精妙!
赵匡胤闭了闭眼,他有种预感。
这大宋朝讲完,他们老赵家真该颜面扫地了!
赵光义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宫人臣子先不说。
天下百姓心中又该如何看待我这个君父?!
【公元997年,赵光义因病崩逝,太子赵恒登基。】
叶楚表情难评:【怎么说呢,就赵二甚至已经算大宋朝比较拿的出手的皇帝了。】
【后面的卧龙凤雏先不说,这位赵恒也是个人物。】
【在内政上,赵恒颇为勤政,促成了「咸平之治」。】
【但,他在对外态度上是一言难尽。】
赵匡胤真的无语了,我们大宋就没有一个强硬的皇帝吗?
叶楚:有也是有的,就是死的早。
【宋辽双方这些年一直持续摩擦,相比于辽朝这边愈发主动进攻的局面。】
【大宋这边,朝堂上主和派的声音却是越来越多。】
【辽军势如破竹包围了澶州之时,朝堂上甚至出现了让赵恒迁都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