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庆姑姑(第1页)
“想要留下,也并非不可,只是你也亲眼所见,母后病势沉重,后宫如今由慧贵妃暂代打理,我无法时刻留在宫中保护你。你确信自己能在这深宫之中安然度过一月?”
他不知为何会说出这番话来,或许是因为那晚她的身影在他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让他有一股莫名的冲动,想要劝阻她。活了二十几年,他第一次为自己所做的决定感到担忧。
这个与他相处不过十日的女子,究竟还藏着多少他不曾知晓的秘密?
玉饶闻言,眼神坚定,毫无退缩之意:“王爷的担忧,妾身自是明了。但妾身既已下定决心,便自有应对之策。慧贵妃虽掌后宫大权,但皇后娘娘凤体违和,她亦不敢太过放肆。且妾身自幼在侯府长大,对于如何在复杂环境中自保,自是心知肚明。”
她微微一顿,继续说道:“至于妾身的秘密,或许确有一些是王爷所不知的。但请王爷相信,妾身所做的一切,皆是为了王爷和皇后娘娘的福祉。妾身愿以性命相托,誓必照顾好皇后娘娘,助她早日康复。”
萧祁望着她那双清澈而坚定的眼眸,心中莫名地涌起一股信任。他深知,玉饶虽身为女子,却拥有不输男子的智慧与勇气。或许,留下她,确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好,既然你有此决心,本王便依你。但你要切记,一旦有任何危险,务必第一时间通知本王。本王虽不能时刻护你周全,但绝不会坐视他人欺辱于你。”萧祁沉声说道,语气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
玉饶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知道,萧祁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已经是对她极大的信任与支持了。她微微欠身行礼:“妾身遵命,定不负王爷所托。”
言罢,玉饶转身欲朝内室走去,却被匆匆赶来的侍卫打断了脚步。
“王爷,王爷,皇上传您速速前往乾元宫。”
能动用月影卫前来延禧宫寻他,定有紧急之事。他回头望了一眼已踏入内室门槛的玉饶:“我先去照看母后,去去就回。”
话毕,不待玉饶回应,他便随着侍卫匆匆赶往乾元宫。
玉饶的脚步一顿,他居然向她解释,看来萧祁心中已选择了相信她。
当她回头时,只见他的背影已消失在院门之外。
“玉夫人,皇后娘娘请您进去。”
来者是皇后身边的庆姑姑,年岁虽长,却面容沧桑。
见玉饶久久不回身,这才出声呼唤。然而当她转过身来,却让庆姑姑也为之一惊。
昨晚皇后设宴,她未能出席,是因为后宫中时常有人听见冷宫传来哭泣之声,皇后便派她前去查探。回来后,皇后唉声叹气,说是王爷怕是难以忘怀她。
原来,平昌侯府的二小姐竟与慧贵妃相貌如此相似,难怪皇后娘娘会旧病复发。
想到此,庆姑姑对玉饶不免有了几分成见,连带着说话的语气也冷淡了几分。
玉饶并未多想,看向庆姑姑,柔声道:“劳烦庆姑姑引路。”
让她没想到的是,自己这般客气,却让庆姑姑误会了她的意图,以为她是在巴结自己。
作为皇后身边的红人,又是延禧宫内的管事,地位高于皇后身边的嬷嬷。但玉饶的性子,却从不会想着巴结他人,充其量只是出于礼貌的客套罢了。
庆姑姑斜睨了玉饶一眼,冷笑一声:“玉夫人身为王爷的妾室,言谈举止当注意身份。我虽是这院里的管事,但在主子面前也当不起一个‘劳烦’。这要是让皇后娘娘与王爷知道了,可别生了误会。”
玉饶低头不语,只是柔声回应:“庆姑姑言重了。玉饶初入宫中,不知规矩,还请庆姑姑多多指教。您对玉饶的教导,玉饶只有感激的份,怎会埋怨呢?皇后娘娘与王爷也定不会责怪您的。”
庆姑姑没想到玉饶竟会如此应对,她以往见过的那些女子,见她冷脸,定会跪地求饶或讨好于她。而玉饶,却如同一股清流,让她一拳打在棉花上,无处着力,心中不免气急。
但她也不能在玉饶面前发火,只冷眼看了她一眼,便道:“在皇后娘娘面前,有的话该说,有的话不该说,不用我提醒玉夫人了吧?跟我进来吧。”
“是,还请庆姑姑带路。”
其实进门朝里走再转一个弯便是皇后的内室,却愣是被庆姑姑给带偏了地儿,庆姑姑先前并不知玉饶与王爷去过皇后屋里,只当她是头一次来,便想着带着她多走一些路程,让皇后更加厌恶她。
若是因此而加重了皇后的病情,她江玉饶脱不了干系。
本就三两步的路程,愣是让庆姑姑带着在屋里转了个圈。
“庆姑。。。。。”玉饶担心皇后的病情,在这延禧宫内转了好几圈,庆姑姑硬是不带她进皇后的内室,是在故意拖延还是想要让皇后对她生厌?
正当她出声时,庆姑姑却道:“玉夫人一会进去可别乱说,皇后娘娘的病不是什么大病,定会医治好的,一会见着娘娘只管宽慰她便是,且莫提及刚才慧贵妃之事。”玉饶不明白,庆姑姑是皇后身边的人,却对慧贵妃之事如此上心,到底是慧贵妃是她的主子还是皇后娘娘?“玉夫人?玉夫人?”
庆姑姑见玉饶不应声,又见她眼神看向房门,便拍了拍她的肩膀。
玉饶回过神来,笑了笑:“皇后娘娘的病本就不重,只需按时服药,便可痊愈,玉饶定不会乱说。”“不会就好。”“进去吧。”
玉饶一愣,这转了一大圈,原来是转到了寝宫的后门,这庆姑姑是在故意磨她的性子还是在敲打她?
在带她转圈时,也不事先问清楚宫里早上伺候的人,她是知道皇后娘娘的住处的。
可因着多走了几圈,皇后娘娘定是等急了,要是因此。。。。。。玉饶想到此,慌忙道:“多谢庆姑姑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