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140(第10页)
nbsp;nbsp;nbsp;nbsp;六月,金军撤退至河套地区,军队在陀城驻扎,并以此地为核心,对周边西夏城池开展劫掠屠杀行动。金银珠宝,粮草马匹一律搜刮干净,老幼者被杀尽,年轻力壮者编入军队,女人孩子充当奴隶,十室九空。因为地方已经被割让给金国,西夏地方军要么撤离,要么违抗朝廷命令私自抗金,民间起义者不知凡几。整个西夏北方彻底沦陷在混乱的战火当中。
nbsp;nbsp;nbsp;nbsp;第137章长得丑想得美
nbsp;nbsp;nbsp;nbsp;对西夏作战的大捷,毫无疑问给金国内外低迷的士气打了针强心剂,尤其当金银和奴隶不断被运送到金国内地,女真的各大部族参战的愿望重新燃起。只要有源源不断的利益链条在,他们就可以成为一台无情的战争永动机。
nbsp;nbsp;nbsp;nbsp;趁着大好时机,新帝完颜亶发布诏令,改年号为天眷元年,大赦天下。追封完颜宗峻为景宣皇帝,庙号徽宗。庙号这一条不知是谁给提的建议,完颜宗干和完颜兀术竟未曾反对,总之事情传到大宋,把朝中文武百官气的半死。纷纷破口大骂,明明我们先用的庙号,居然被无耻金贼抄去直接套用在新帝的死鬼老爹头上。
nbsp;nbsp;nbsp;nbsp;上京皇宫用于议事的朝殿里,完颜亶和完颜兀术两人分别坐在一头。
nbsp;nbsp;nbsp;nbsp;即使身处皇帝旁边,完颜兀术的坐姿依旧大马金刀,臂膀搭在撑起的一条腿上,颇为放松地翻看着三省呈交上来的奏折,时而陷入思索,时而用朱笔在奏折上圈圈点点,显然批阅奏折对他来说已经非常熟练。
nbsp;nbsp;nbsp;nbsp;等他看到有意思的奏折,就会递交给旁边的完颜亶,让完颜亶斟酌思考奏折里的内容他这个皇帝要不要批复。从侍从的角度观看,叔侄二人的合作堪称亲密无间。
nbsp;nbsp;nbsp;nbsp;但稍微有点政治铭感度的人都能看出来,如今的金国皇帝,其实完全掌控在摄政王叔完颜兀术的手里。而皇帝完颜亶似乎并无反对的意思。
nbsp;nbsp;nbsp;nbsp;完颜亶看起来就是个深度浸染儒家学说的温和少年,对几个王叔异常孝顺恭敬。看到奏折中有大臣谏言应该慎重对待各部职位的变动,他主动对兀术提议道:“王叔,如今国家大势趋于稳定,朕想应当提拔更多有才能的人到重要职位上来,您觉得怎么样?”
nbsp;nbsp;nbsp;nbsp;那份奏折正是从兀术手里递过去的,他问道:“陛下打算如何变动各部人事?”
nbsp;nbsp;nbsp;nbsp;完颜亶的目光低垂,停在奏折上被留下朱点的几个位置,知晓这几个地方是王叔重视的,于是温顺地回答说:“朕觉得天下既定,应当对下施加恩德,而汉臣尤其擅长此道。听闻王叔的老师郑买先生尚未入朝任职,不如令他知枢密院事兼侍中。”
nbsp;nbsp;nbsp;nbsp;闻言,完颜兀术挑眉,满意地颔首,“可以。”
nbsp;nbsp;nbsp;nbsp;完颜亶看了看兀术的神态,继续说道:“任命完颜勖为尚书左丞、同中枢门下平章事,萧庆为右丞。”
nbsp;nbsp;nbsp;nbsp;“嗯,不错。”兀术露出赞赏的神色,“完颜勖既是宗室,又通晓女真文与汉文,熟读经史,以文学才能闻名,理应担任此职。至于萧庆,”他沉吟起来。
nbsp;nbsp;nbsp;nbsp;“国朝现今所治领土大多为旧辽之地,任命萧庆为右丞,可以更好地安抚各地百姓,”完颜亶担心这一任命被兀术否决,连忙解释道。
nbsp;nbsp;nbsp;nbsp;见完颜亶露出紧张的模样,兀术不由哂笑,拍拍少年的肩膀,安慰他:“陛下乃国君,只要做的事情有道理,不必担忧有人反对您。”
nbsp;nbsp;nbsp;nbsp;完颜亶笑笑,口中称是,然后又一连任命了各部职位,完颜兀术这回每个都说可以,没有再迟疑,令完颜亶稍稍松了口气。大部分任命当中,他都在考虑朝廷的各方势力,就像王叔说的一样,只要人选基本合情合理,就不会被王叔驳回。在这些任命当中稍稍安插几个他看中的人选,也可以顺利许多。
nbsp;nbsp;nbsp;nbsp;完颜兀术:“既然决定施加仁政,便要大张旗鼓地昭告天下,让大金的百姓们知晓朝廷的仁慈。”
nbsp;nbsp;nbsp;nbsp;完颜亶:“是,朕打算下诏免除涞流水和混同江的土地禁制,还给当地百姓们用于耕种、放牧,另外皇家禁苑那块空地也分给百姓们吧。”
nbsp;nbsp;nbsp;nbsp;兀术:“都是平日用不上的的土地,分出去反而起到收复民心的作用,甚好。”他又翻开一张奏折说道,“少府监卢彦伦负责营建新宫殿,户部左侍郎前些日子向我哭诉花销太大,咱们的军队还在外面打仗,不要如此铺张浪费。”
nbsp;nbsp;nbsp;nbsp;“是朕的疏忽,朕回头就下旨申斥他。”完颜亶柔顺地回答,过了一会儿他拿着本没批复的奏折问道,“王叔,翰林学士韩窻奏请开恩科的事,您怎么没批复他呢?”
nbsp;nbsp;nbsp;nbsp;“若开恩科,该如何出题?阅卷?各族文字不同该如何?”
nbsp;nbsp;nbsp;nbsp;完颜亶显然早就思考过这件事,毫不犹豫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朕下令女真、契丹、汉人各用本民族的文字,渤海人向来使用汉字不必变化。”
nbsp;nbsp;nbsp;nbsp;“至于如何出题,阅卷,便以汉人的考题难度最高,契丹次之,女真再次之。”
nbsp;nbsp;nbsp;nbsp;“嗯,这样可以解决录取人数的问题,就按照您说的办吧。”
nbsp;nbsp;nbsp;nbsp;室内平静了一会儿,又听到完颜兀术说:“陛下可曾召见孔端操?”
nbsp;nbsp;nbsp;nbsp;“登基之后尚未召见过孔相公。”完颜亶摇摇头,“太忙了,没空。”
nbsp;nbsp;nbsp;nbsp;“不过这回国朝大兴科举盛世,朕确实应该召他入朝来觐见。只是当初大军将孔相公从宋国绑回来后,他绝食多日差点饿死,如今请他为国朝的科举背书,恐怕不成。”
nbsp;nbsp;nbsp;nbsp;完颜兀术讥笑了声,“有什么不成的,他绝食都没把自己饿死。陛下只管召见他。给他册封个衍圣公,日后咱们这里的衍圣公才是嫡系正统。”
nbsp;nbsp;nbsp;nbsp;“朕明白的,太平的世道理应崇尚礼乐,自古以来盛世王朝都是这样做的。韩窻也在奏折中说道我大金应当奋起与南朝争夺礼乐正统,此事关乎国朝立足之本。”完颜亶欣然应允,“完颜勖翻译的《贞观政要》和《白氏策林》就很好,他还在修撰太祖实录,可以让他去见一见孔相公,劝说他。”
nbsp;nbsp;nbsp;nbsp;劝说个什么?依照完颜兀术的意思,根本不必和那孔端操多说废话,谅他也不敢不遵从大金的旨意。但皇帝完颜亶既然想到了周到的点子,就让他去试一试,左右不影响大局。
nbsp;nbsp;nbsp;nbsp;两人批阅奏继续商议了回鹘、西夏、高丽等国的外交政策后,侍从上来提醒可以用膳,兀术点点头起身接过宫殿侍从捧过来的外衣,“今日就到这里吧,陛下,要劳逸结合。”
nbsp;nbsp;nbsp;nbsp;“王叔说的有理。”完颜亶正因为政事上的顺利而兴致勃勃,起身的完颜兀术似乎想起什么事情,顺便对他道:“宗室为陛下安排了几个妃子,明天会送进皇宫。其中裴满氏要给予最高的位置,她的父亲乃现今各部里最值得拉拢的。”
nbsp;nbsp;nbsp;nbsp;少年金国皇帝刚刚放松的嘴部线条瞬间重新紧绷起来,然后朝摄政王叔露出个完美的弧度,笑道:“朕知晓了,朕会好好对待她们。”
nbsp;nbsp;nbsp;nbsp;皇帝侄子的顺从听话令完颜兀术的心情亦十分不错,留在皇宫里吃过了晚饭才慢悠悠离开。
nbsp;nbsp;nbsp;nbsp;等送走了完颜兀术,完颜亶温和柔顺的神态便立刻变了,叫侍从找来好几坛蓝桥风月,一个人坐在宫殿里喝了整夜的闷酒。自从当了皇帝,比当王子时压抑百倍,几位王叔和他登基之前大不一样,仿佛变了个人似的。
nbsp;nbsp;nbsp;nbsp;登基之前,宗干和兀术对待他是一心一意的,希望他能够成长为一名带领大金国走向盛世的明君。可是等他真正登基成为大金国的皇帝之后,两个人却让他继续当一个小孩子,朝堂内外上下事事都要帮他打理,事事都要插手。
nbsp;nbsp;nbsp;nbsp;不论怎么尝试自己做主治国,都无法越过两位摄政王叔,底下的人根本不听皇帝的使唤,唯有摄政王叔同意的政令才能够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