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第1页)
——她俩坐在前院里剥笋,洗笋,他便守在一旁帮忙打扫笋壳。
——她俩用淘米水浸泡封存竹笋,他便在一旁帮忙搬拿陶罐。
让他自己一个人呆会儿的时候,小家伙便蜷缩在秋千架上望着沈柠。问他什么,便答什么,轻易绝不招人烦。
还未正式入夏,天气却渐渐燥热了起来。
沈柠在冷宫带走刘弃的消息,经过层层上报,传到了太监总管赵喜的耳朵里。
赵喜站在皇帝刘烬的身边,一边研着墨,一边往刘烬的奏摺上瞟,待到刘烬翻到将军沈岳剿匪成功的奏摺时,他忽然开口道,「眼下天儿,越来越热了,陛下可要来碗冰酥络,解解暑?」
「嗯。」刘烬望着摺子上的捷报,心情愉悦地点了点头。
赵喜听言,连忙朝着一旁的常三使了个眼色。
因着师傅在,故而不怎么敢摸鱼的小太监常三,在赵喜一个眼神的示意下,朝着陛下跟前施了施礼,然后便带着一众小太监,退出了御书房。
「陛下。。。。伺候三皇子的孔嬷嬷那边传来了消息,说是,这三皇子殿下被皇后娘娘接去了冷宫。」
日前,赵喜得了常三的孝敬,有幸尝过冷宫那边送来的怪味花生米。
作为这宫中当差较久的老人,赵喜自然不会因为小小一袋味道奇奇怪怪的花生米,便将冷宫那边的事,隐瞒不报。
只不过,作为一个上了岁数的老太监,像什么皇后娘娘翻墙啦,身边的丫鬟拿扫帚揍人啦,这种无关紧要的信息,他哪记得这么清楚,故而只挑着最重要的信息,道与陛下听。
刘烬一听这话,停下笔来,这是他将沈柠关入冷宫半个月以来,头一回听到有关沈柠的消息,沉默良久,忽然才道,「你觉得,皇后此举,是为何意??」
沈皇后不待见三皇子这事儿,整个端朝后宫,人尽皆知。
只是,她不待见三皇子的缘由,除了刘烬,却鲜少有人知晓。
当年,满京城的人都知道,沈家小姐,心悦于他。
苦于皇权斗争的他,哪怕并未将这位沈家小姐放在心上,也不会拒绝沈家这种送上门来的助力。
那日潜邸大婚,忙于应酬的他,醉酒醉得实在厉害,一时大意,未去沈柠房中,倒是不小心,宠幸了一个粗使女婢。
事后,他并未将那女婢纳入府上为妾,沈柠也十分得体的未将新婚夜之事声张。
只是,从那以后,他便再没能踏入沈柠房中半步。
(茶沫沫:看吧看吧,就说他俩形婚吧!实锤了吧!)
赵喜细细想了想,然后便开口道,「娘娘待在冷宫已有半月,冷宫清冷,有那孩子陪在身边,想必,日子也能过得不那么乏味。」
「她那闷葫芦一般的性子,竟也会有觉得乏味的一天。」刘烬嗤笑道。
「不过是老奴愚见罢了,此事儿,陛下以为如何,用不用老奴差人,将那三皇子从冷宫接出来?」
「罢了。」刘烬将沈岳剿匪成功的奏摺,往已阅的奏摺堆里一放,原就不怎么在意那孩子的他随口道,「随她去吧。」
第15章帅得无与伦比
御膳房。
常三还没来得及入院,身后忽然传来一句,「常公公留步。」
常三回头一望,原来是在内务府总管身边当差的小太监阿宽。
因着二人是同一批进宫的缘故,私下里,总会聚在一起,喝喝小酒,吃吃花生米,聊一聊这各宫主子间的新鲜八卦。
——此前沈柠所需的菜种,便是常三托阿宽帮忙想的办法。
「日前,你分我的那小袋怪味花生,你那儿还有没?」阿宽将常三拉到角落处,低声朝着常三问道。
「我总共便只得了这么一点儿,加上我师傅也爱吃,分你小半袋后,剩下的全拿去孝敬他老人家了。」常三叹了口气,自从吃了小瑶姑娘给的怪味花生米,这两日他吃寻常的花生,嘴里都没味儿了。
阿宽一听这话,顿时愁眉苦脸了起来,他拉着常三的袖袍,将他往御膳房后院无人的小巷里扯,一边扯,一边同常三道出了缘由,「那日,我将那袋怪味花生带回去后,本是留着想自己下酒吃的,想正吃着,却被内务府总管江公公给撞上了,我寻思做个顺手人情,便将那一小袋花生,全拿去孝敬他老人家。。。。。谁成想,他今日又来找我要,江公公的吩咐,我哪敢拒绝,心里想着,或许御膳房这边能有办法,于是硬着头皮答应了下来。。。。。谁成想,今日一打听,这御膳房里的厨子,听都没听过这东西,你行行好,看看能不能想想办法,再帮我再多弄几袋来??」
说着便要往常三的袖里塞钱银。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