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6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马车驶入皇宫,一路她没有探出马车张望,直到太监提醒她下车,她掀开马车,看了一眼跪地当人梯的小太监,压下心里的不自在走了下去。

进入紫微殿,头戴金冠丶发染银丝的老迈之人端坐在龙椅上,满是皱纹的眼角轻微下垂,看着她低声问:「武国,商悯?」

「是。」商悯俯身拜道,「商悯叩见陛下。」

「起。」燕皇语气随意,并没有刻意摆架子。

商悯紧绷的心神松了一丝,判断燕皇此番找她不是为了昨夜之事。

「朕有个问题想问你。」

商悯的心又提了起来,她面色不变,摆好姿态:「陛下请问,臣知无不言。」

「悯儿不必紧张,把朕当长辈即可。你是武国长女,商溯平日里应该教过你不少,可要照实回答,不要藏拙。」燕皇笑笑,「若天下万民不归心朝廷,诸侯国意图谋反,朝堂众臣尸位素餐以私者甚多……此局,何解?」

第55章

「此局,何解?」

商悯马上就意识到,燕皇虽然向她问出了这句话,但究其源头,他根本就不是想从商悯口中得到一个确切的答案,也不是想听听她的见解,而是单纯想要她一个态度。

甚至于,不管商悯在回答问题时展现出何种态度,都不会削减燕皇一丝一毫的戒备心,亦不能增加他对她的信赖。

就如燕皇问出的那个问题一样,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会有合适的解法。

商悯忽然感到没趣儿。

不知是不是身居高位者都有共性,她只觉得燕皇对她的提问丝毫没有超出她的预料,她的回答也不重要。她从那个提问中看透了一个皇帝担心的所有事,也懂他想要做什么,理解他的抱负和野心。

但是当商悯以超脱的眼光,审视这位高坐在大殿上的大燕皇帝,她在他身上看到了一只暮年老龙的疲惫丶警惕丶未消散的野心丶面对混乱时局无力改变的悲凉……以及身为天下共主却遭遇群虎噬龙的愤怒。

不幸的是商悯就是局中人,纵然她已经窥见了殿上这头老龙虚弱的本质,可是他随意一个动作依然能让她万劫不复,她得陪他入局,并想办法成为控局的人。

商悯思量稍许,对燕皇道:「臣无才无艺,没读过几本书,不敢胡言,但陛下考校臣,臣就斗胆一说,若有什么说的不好的贻笑大方,还望陛下不要怪罪。」

「但讲无妨。」燕皇的声音不辨喜怒。

「陛下讲天下万民不归心于朝廷……臣以为,只要朝廷让天下百姓都吃饱穿暖,人人富足安乐,那自然人人归顺。」商悯认真道,「陛下担心诸侯国有异心,那只需召集天下诸侯共同讨伐,叛贼自然无处作乱,就如昔日旧梁,王族屠尽,江山易主。」

「陛下言朝臣尸位素餐者众多,那就建立察举之法,除去不干事的官员,提拔有才干的官员,如此朝堂上下自然气朗风清,无人敢贪污。」

她对燕皇拱手,问道:「陛下,臣说得可对?」

实话讲商悯这一番话答了相当于没答。

这就好比别人问她田地着火了怎么办,她直接说:「把火扑灭就行了。」

至于怎么扑灭,用水浇还是用土盖,先扑灭这头的火还是扑灭那头的火,商悯是一句话都没说。

百姓安乐就能归顺朝廷,那如何让百姓安乐?如何让他们人人吃饱?

诸侯国想要谋反,召集天下诸侯共同讨伐他们肯听话吗?肯派兵吗?朝廷步步紧逼会不会将其馀诸侯也逼反?

朝堂贪污者多,利益联盟紧密,党派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如何将这些权势利益全部除掉却不动摇皇帝的统治根基?

「悯儿说得不错。」燕皇缓缓道,「只是,如何做?」

他从龙椅上起身,一步一步走下金殿,来到商悯面前俯身看她。商悯不料他走下龙椅,垂首回避不与他对视,因为这是不敬。

「若此刻就有一诸侯国想谋反,就如旧梁,悯儿觉得朕该如何应对?」燕皇老迈的面孔上无甚表情。

商悯心里腾起不祥的预感,沉声道:「自然是如臣方才所说,昭告天下,召集兵马,诸国群起而攻之。」

燕皇脸上的皱纹牵起一丝笑意,「好孩子。」

「好孩子」这三字一从他口中说出,商悯就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你是武国的大公主,五百年前先皇亲封的武王的后裔,商家镇守北疆数百年阻挡异族南下侵扰大燕,二十年前伐梁,武国出兵数十万,你舅爷爷商琮埋骨沙场。可见武国王族满门忠烈,为大燕鞠躬尽瘁。」燕皇把手搭在商悯的肩膀上,强迫她抬头看他,就像长辈那样循循善诱,「如果你是武王,当初伐梁,你会派武国出兵吗?」

——这是阳谋!

一层薄汗浸染里衣,商悯骤然明白,这个问题她只能答:「会!」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