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第1页)
商悯笑容不变,只是反问道:「原是如此吗?」
宋兆雪这话说得真的直白又大胆,也不怕得罪人。商悯见过不着痕迹上眼药的,没见过像宋兆雪这么嚣张直接当着人面挑拨的。
郑留眼神没有丝毫动摇,看也没看宋兆雪,只慢条斯理道:「兆雪公子此言差矣。」
「洗耳恭听。」宋兆雪好整以暇道。
「公子言在下怯战,却不知在下根本不曾习武。」郑留道,「在下庶出,行十九,母亲身份低微,自幼体弱多病,六岁后更是没去过一天书院,更别提习武了。」
他瞟了一眼宋兆雪,慢吞吞道:「兆雪公子既为长子也为独子,父母重视,受尽拥戴,想来体会不到在下的难处。」
宋兆雪瞠目结舌,「你没习武,为何不早说?」
「公子也未曾相问,只来势汹汹就要与我比试,全然没给我解释的机会。若不是悯公主替我挡下鹅卵石,只怕我脑袋就要开花了。」郑留似是思索几秒,「在下虽不通武艺,但读过些书,兆雪公子若实在想比,不如比文,届时自有胜负,我郑留不是输了不认帐的人。」
宋兆雪喉咙里将要说出的话当即卡住了。
他支支吾吾片刻,佯装大度道:「罢了,此事揭过,本公子不与你计较了。」
「多谢公子大度。」郑留这一句道谢阴阳怪气,可他表面彬彬有礼一副君子作派。
宋兆雪眼神剜了郑留一下,满腹火气却发不出来,还强撑着体面对商悯拱手,「在下住桐琴居,悯公主得空可来坐坐。告辞。」
「公子慢走。」商悯礼貌颔首。
她唏嘘地望了望宋兆雪远走的背影,无比理解宋兆雪为何不与郑留比文。
因为文化水平不够。
就像当初商悯主持小宴,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飞花令这项小游戏从宴会上剔除,免得闹出笑话。
「还以为要废一番口舌,幸好他好糊弄。」郑留脸色流露出微不可查的笑意,「商悯,那宋兆雪想结交你呢。」
「想结交我的人多了去了。」商悯不甚在意道。
她留了个心眼。郑留不通武艺不知是真是假,宋兆雪看似张狂头脑简单,实际上这可能也是一种藏拙。
「宋兆雪是宋王独子,据传闻宋王身体不大好,她今年三十六岁了,一直没能生下第二个孩子。」郑留一边说,一边在棋盘上摆了个棋路出来,「子嗣少,就会有人动歪心思,他能长这么大不容易,可是就算是独子,也要来宿阳。」
商悯的奶奶也是生了两个,一个没了,另一个好歹能顶上。这是很现实的问题,王族宗室总要考虑多个备胎,毕竟家里是真的有王位要继承。
如果自己生不出来,那就要过继,过继之子女的忠诚性和可靠性可能难以保障,还会引发宗室成员夺权内斗等诸多问题。在这种蒙昧落后的王权社会,大多数人信奉的还是血脉联系,继承人不稳,江山社稷也会不稳。
宋兆雪这种性格可能是被娇惯太过了,宋王就这么一个独苗,不过他也不是张狂到底,还是知道些分寸的。
「眼下就剩个赵国的没见过。」商悯道。
六大强国中,武国商悯,郑国郑留,翟国翟静,梁国姬初寒,宋国宋兆雪……赵国质子也来了,就是他还没露面。
传说赵王贪于享乐,性情暴戾,年近三十,没有子嗣。
这回来宿阳的赵国质子,是几年前过继到赵王膝下的,非亲子。
各国质子,各有各的难处,皆非自愿来宿阳的,既然如此,那他们就都有拉拢和结盟的可能性。
眼下天下未乱,各国之间状态相对和平,既然大家都是质子,那在归国前,所有人的目标都是一致的——保命。
郑留:「赵国的那位名叫赵干,年纪很小,才八岁。」
「嗯,我知道。」商悯道,「听说他这几日不露面,是因为舟车劳顿,水土不服病倒了?」
「应该是,早上我路过他居住的院落还看见医者出入。」郑留摆好了棋盘,指着黑白棋子道,「来,我给你讲讲此局该如何破解……」
「好……」商悯说到一半顿了顿,「不如我们去看望这位赵干公子?」
「现在?」郑留抬眼看她。
商悯有心想点头,但看了看棋盘,就道:「学完棋再去。」
郑留表情缓下来,耐心为她讲解。
各国质子都在结交走动,商悯不能落后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