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奢品(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这就要求玉石扣的形状要和丝绸料子上的绣花主题相呼应,以她对这些有钱客户们的了解,最后可能会变成定制。

她画出来各种款式的简图给大家,想参考别人的意见,但李家和阿锦都说不敢表态,因为不知道富人们喜欢什么,而且新品成本太高,他们有些怵。

大家这么一说的话,她也有些不确定了。于是晚上在衣柜里扒拉了好久,挑出来一件料子好、有绣花、她不太喜欢的衣服,准备狠心裁了做出来包,看看效果。

第二天她在众人心痛的眼神中,对那件极贵的衣服下了剪刀。

舍不着孩子套不着狼,其实这也算没花钱,毕竟不常穿的衣服放在那里,等同于没有价值。

她用尺子仔细地在帆布上做标记,小心翼翼地剪掉中间的布料,现在帆布包的正面就像个“回”字形。

将剪下来的衣料缝在“窗子”里面、再用另一块比丝绸大一号的帆布块垫在丝绸后面固定。另一边如法炮制,做出了一个“三档”的帆布丝绣拼接包。

帆布的粗糙有种质朴、田园的风格,而其中的丝绸布料在不同的角度下泛着低调华美的光泽,上面绣的花朵枝叶也因为不同部分的针线走向不同而呈现出明暗交错的效果。

这副画面,就像是观看者在室内走动,站在不同的位置透过窗子能看到不同的风景。

从包的材质和结构来说,丝绸太过柔软,但帆布挺括,固定在丝绸的四周和背后,能够形成支撑,就像是把一副软塌塌的宣纸画用相框撑了起来,立着挂在墙上、摆在桌上。

郁泽清把这个包摆在显眼的位置,来有钱客人时就问问他们对这个包有什么看法。

反馈的意见中,有一半觉得好看,会考虑买;另一半不太感兴趣,但他们说只是对女人家的东西没什么想法。

仅有的两三个女客人说挺好看的,然后提出一堆想法,比如什么图案、什么字、什么材料什么颜色……郁泽清快速记下。

她觉得,自己做出来的这款包,会成为富婆名媛们喜欢的产品。

但没想到,第一个下订单的是男客户……

快打烊时一个在泰辉楼吃完饭来逛街的有钱老爷看上了这个包,然后提了要求,他要中间绣松树和白鹤的图案,想送给自家老爹。

郁泽清确实没想到这个群体也能有市场,立刻接下订单。

随后她把整理好的客户意见评价,和楼上的同事们商讨研究,大家发现反响似乎还可以,便一致同意研发新品。

同时大家各抒己见,贡献了不少点子。比如帆布上开的窗可以换换花样,比如圆的、长方形的、花朵的、弯曲河流的、十字形的……

中间的料子除了丝绸也可以是名贵的纱、绡、甚至冬天可以做皮毛、呢绒。

刺绣可以是各种题材,花鸟鱼虫、财富长寿美丽学业多子健康……

思路一打开,大家聊了许久,连回家都忘了。

郁泽清又充满了干劲,这波我们打高端局,走的就是个私家定制路线,让客人们拿到独一无二的包。

第二天郁泽清没去店里,和阿锦分头行动。她先去找了徐家布庄谈价钱,准备往后从他家拿丝绸料子;然后去羊街找了曾经见过的、那个做玉石雕刻的小哥。

他果然还在,因为生意不好,已经许久没进项了。但他手艺十分不错,尤其擅长雕刻精细的小件。

对此谢于萧苦笑着表示,自己也想雕刻大件啊!可是没钱买料子啊!太穷了只能捡人家扔掉的边角料,做些小件卖卖用以糊口……

那正好,郁泽清就也以低价和他达成了合作,有单子来了就给他,雕刻客户指定的样式,打上孔洞,郁泽清拿到后缝在帆布包上,做成系扣,兼顾美观和实用。

阿锦则去找以前相熟的绣娘们,现在生意不好做了绣活也少,有好些绣娘闲着。阿锦跟她们谈好,也是计件给钱,验收合格了才行。

郁泽清拿回来了各种名贵布料的样品,准备做成面料小册,让客户们定制时能更清晰地选择。

阿锦回来就开始画各种刺绣的花样,也要做成册子供客人们选。

等谢于萧的玉扣样品到了之后,这个定制的业务就可以开张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