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标志(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咱们就用这个标志来区分是谁做的包。有时候我们做完的东西放混了,就不记得是谁做的。这下好了,以后不会搞混。”

挺好,六个布匠顶俩诸葛亮,就这么定了。

下午郁泽清趁不忙的时候,把楼下摆着的货品拿过来,一个个都绣上了小标志。

有带娃的客人上门,小朋友一看这个标志,说长得像家里的小树。

客人笑着解释,孩子应该是想起家里的罗汉松盆景了。郁泽清瞧了瞧,果然像是一个盆子里种了棵植物。

小孩子的童心蛮有趣。

就这样卖卖货、做做包、喝喝茶、再偶尔去店门口溜达晒晒太阳,郁泽清想着,就这样平平淡淡生活,似乎也不错。

如果实在回不去的话。

她这些天见到的悲剧有些多,相比较之下,自己现在过得真的算可以了,有吃有穿有朋友,是不是应该知足呢……

一个客人的出现,把她从沉思中唤醒。他买了个帆布包之后并没有走,打量了一下店里,然后说有些口渴,想讨杯茶喝。

当然没问题了,郁泽清请他坐,倒了茶水给他。

吉城的店铺都是备有茶水和雨具的,哪怕不挣钱也会免费给急迫的路人提供,为的是广结善缘。

他喝着茶,和郁泽清聊着生意。然后评价郁氏帆布的生意算是不错的了。

如今这世道,百姓受苛捐杂税之苦,现在还只是刚开始几个月,商人和农夫已经开始哀叹了。真不知道长此以往下去,会是怎样一片民不聊生的景象……

郁泽清这才仔细观察他。

此人四十来岁、衣着朴素,谈吐举止间有文人风度,但面露风霜之色。

郁泽清拿不准他是什么身份,只能开玩笑似的说他还挺忧国忧民的,适合做官。

谁知他叹了口气,说这年头的官也不好当。

郁泽清想起府衙和纺织司那帮货色,有些轻蔑地说怎么会,当官的多的是法子捞钱。

那人摇摇头,说这可不简单呢。得先有上头的人罩着你,你捞的钱要孝敬上去、你得替上面的人办脏事,人家才会替你遮掩,长此以往形成利益关系之后才能稳当挣钱。

郁泽清挑了挑眉,说您懂得还挺多。

那人老神在在地半阖双目,端着茶杯,说出让郁泽清吃了一惊的话。

“不多不多,我也只是略知皮毛而已,毕竟没接触过。胆小怕事、守着那点微薄的俸银兢兢业业熬日子罢了。”

郁泽清这才琢磨明白,合着她面前这位是个官啊!

哎呀,刚才当着人家面聊什么捞钱……

郁泽清有点紧张:“呃……您是哪位青天大老爷呢……”

对方好像被这个问法无语到了,消化了一下,说:“我是府衙同知,罗杜传。”

没听说过。郁泽清秉承不懂就问的理念,直接请教这是个什么官。

罗杜传扶额:“你不是跟着颐王殿下查案吗?怎么连同知是什么官也不晓得?”

郁泽清心里吐槽:又没见过他,知道这些官的品级职责也并不能帮她挣钱,不懂不是很正常吗?

但她只问了:“您怎么知道我跟着王爷查案?”

问完才觉得自己傻。

景陆舟就是个古代版的超级明星,走到哪儿都惹眼,更别提现在又接了旨意办案,府衙和纺织司肯定都十分关注他,所以多多少少也会看到郁泽清跟在旁边。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