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请(第3页)
其实也不算是账本,因为郁泽清这小店经营的品类有限,成本构成也十分简单。说是账本,其实更像是个出入库的清单册子。
果然四个人干活就是和俩人不一样,这才过去七八天,店里销量差不多快跟上个月持平了。
李叔解释说是因为算上了墨城老板的单子,他们这些天来得早打烊晚,赶工完成了要批发出去的量。
她感叹道,果然勤劳才能致富。
其实她之前也想增加工作时长的,但是因为带着阿锦……阿锦是个干啥都要陪着她的性格,她不想带着阿锦一起卷。
毕竟阿锦是因为感激她的帮助才留下来做帆布包的,人家本职是绣娘。
自己这个工作,只是为了完成自己的任务。
有客人上门,进来愣了一下,怎么这么多人。
再一看,便惊讶地笑了,和郁泽清打招呼,说好久不见了。然后提起腊八那天的事,有好多带着刀的人围在她店门口,路人和常客们听说了都吓一跳。
她不知道这事传到什么程度了,便呵呵笑着看向李叔。
李叔说大家知道的是郁氏帆布掌柜那天失踪了,官府寻人,后来寻到了。近些天没露面是在家休息。
郁泽清想着,这个说法很好,最主要的两人没传出来就好。
她和客人打着招呼,说自己那些天身体有些不适,静养了一段时间。
客人问这次是要回来了吧?开玩笑地说没了郁掌柜这个大美人,整条文檀街都黯然失色了。
郁泽清不好意思地笑笑,然后告诉客人她要去外地的亲戚家过年,所以会有一段时间不在吉城了。
她又说,文檀街有今日的盛名,都是因为有各家店铺的客人们支持。她不过是个刚来没多久的后辈,还是要仰仗各位顾客们多多照顾。
客人十分遗憾,不过很多人都大概知道她家的情况,一个人在吉城孤零零过年确实很冷清。
于是客人预祝她春节快乐,希望她一路平安,早些回来。
哇,还没过年呢,怎么突然有年味了。
中午他们几人带着王府的侍卫小厮去泰辉楼搓一顿。
当然不如景陆舟那么大手笔。只是坐在一楼大厅里,不过菜品都是一样的。
席间李叔提到易大夫听说郁泽清不顾麻烦,仍然把染色这部分活计给易家,很感激她。
所以他最近又十分努力地在研究新色,说马上会出红色的,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应该能留出时间给徐家纺布。
这样的话,李家春节前抓紧时间赶工,能赶上过年出新品,到时候一定会卖得非常好。
这真是个好消息!红色多喜庆!
而且春节过后的元宵节,也可以再卖一波。
元宵节过后,就可以稍微减一些量。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就有更多植物可以供染色选择了。
吃完饭她见店里没有帆布椅,于是和李家四口讲了帆布椅找哪家订、需要付多少工费。
然后几人群策群力,设计好收纳袋的大小规格,用不同大小的口袋排列组合出不同的款式,最后用缝纫机把收纳袋做出来。
她和阿锦不在时,李家就可以和木匠沟通,继续生产这两个品类。
在店里看了一圈,各项事情交待好,她和阿锦告别李家几人,回王府准备第二天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