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往(第2页)
好嘞!完美,一切安排得妥妥当当。
有客人来店里,郁泽清起身去招呼客人。刚好阿锦下来送刚做好的帆布包,和李叔李婶聊天得知李家要加入做包的队伍,可开心了。
她虽然内向,但是还是想有熟人能偶尔聊两句的,要不然天天在楼上也太孤单了。
送走客人,李叔问起郁泽清准备给他们分配什么工作。
来了,缝纫机,是时候让你登场了!
郁泽清让李叔李婶进柜台后,指着机器给他们看:“就是它。我和阿锦一直都是用这个机器缝制帆布包的。”
李叔李婶露出了郁泽清料想中的疑惑表情。
阿锦笑着说:“我第一次见这个缝纫机的时候,也是这样的。”
郁泽清坐下,准备重复一遍之前给阿锦演示的内容。
“我先示范一下,您两位知道这个机器是干什么的就行。但是今天还用不了,明天把家里的机器搬来放二楼,您几位跟着阿锦学吧。”
她在李叔李婶一声声惊呼中缝制好了一个帆布包。
“就是这样。”
她抬头看着目瞪口呆的两口俩,提醒他们:“这个机器明天应该能搬来四台,但是,有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一定要保密,这是郁家祖传的机器,不想让外人知道。”
李叔震惊地问:“祖传的?我在郁家这么多年,从未见过、听说过有这个机器。”
郁泽清昨天已经想好了说辞:“是这样的,我爹为什么不用,我也不太清楚,他很少和我说起生意上的事。”
“但是这机器好像是上一辈传下来的,或许是他觉得用不上吧。”
这么回答应该没什么大问题吧?李叔要是再问什么,她就一律说不知道,反正也没别人能求证了。
好在李叔没多问,只是颇觉可惜:“这么好的东西,居然不用!真是暴殄天物……”
他深深叹了口气:“虽然这么说不太好,但是郁小姐,你可不能像原先郁掌柜那样啊!唉……”
郁泽清一直没细问原先郁家的情况,既然话赶话说到这儿了,她就好奇地问:“具体是……怎样呢?”
李叔陷入回忆:“去年郁掌柜突然让我们赶工做出来一大批帆布,说什么……这批按时交货了以后,郁家就不愁单子了。”
“等做出来之后,突然得知,人家不要这批货了!”
“嗨哟!这可真是晴天霹雳!郁掌柜愁坏了,那次赶工的量,几乎是帆布坊以前一年的量!郁掌柜为了尽快做出这批货,还借了些钱买原料、给我们付赶工的工钱,结果人家说不要就不要了!”
郁泽清心里快速盘算着,虽然不知道具体做出来多少,但是如果便宜卖的话,应该是能收回来些本钱的吧?
李叔立刻就解惑了:“去年年初吉城新开了一家布坊,叫洪福布庄。掌柜的不知是什么来历,一出手就在城东建起了比郁家还大的工坊,后来也开始做帆布生意。”
“他家的帆布,与郁家质量相差无几,但价钱便宜了一大半,简直是赔本做买卖。郁掌柜做出这么多帆布,就算赔钱卖,也没多少人愿意买,因为那些买帆布的人早早就买了洪福布庄的货了。”
“货卖不出去,还欠着许多钱,郁掌柜只能卖掉工坊还债……后来鸿福布庄涨价,郁家这些积压的帆布才以更低的价钱赔本卖出去一些。”
郁泽清半天才说:“这也……太倒霉了,本来就有同行故意低价搞事,还遇上别人毁约……”
李叔惋惜地说:“原本生意赔了就陪了吧,结果当时郁夫人重病不治,郁掌柜因着这两件事,也……”
他没再说下去,这些郁泽清也知道,当时在原身的记忆中看过了。
李叔继续回忆:“当时郁家做工的人只剩我了,我曾问过郁掌柜,到底是什么人和郁掌柜要这么大量的帆布,又毁约了。”
“他说了个什么大官,哎哟……咱也不懂得那是个什么官,好像是从京城来巡查的?说郁家这帆布挺好,要是能按他要求的时间交货,以后漕运所用的帆布都让郁家供。”
“我一听,这可了不得,要真成了,以后郁家就是什么皇商、官府织造这种身份,祖上冒青烟了!”
郁泽清皱起了眉头,怎么这么不靠谱呢?人家怎么不找那个什么福的新布庄?
李叔摇摇头:“最后交货的时候人家说,因为变动来不及了,先要了洪福布庄的货。郁掌柜当时着急想拿下这个大差事,也没管人家要定金,血本无归啊。”
李婶说:“郁掌柜当时肯定着急啊,要我我也着急!那洪福布庄卖得这么便宜,再不抓住漕运的差事,郁家的帆布肯定就卖不出去了!”
阿锦道:“真可惜,要是不接这个差事,再扛一阵子,等洪福布庄涨价回来,郁家就能正常卖了,无非就是比以前少卖些。”
李叔叹道:“是啊,但当时哪里知道呢,都以为洪福布庄有什么路子,能把成本压这么低。万一一直都比郁家便宜,郁家也干不下去。”
郁泽清还是觉得奇怪:“跟官府做生意,这么容易的吗?以前官府漕运用什么帆布?怎么就看中郁家的帆布了?郁……我爹当时就没打听打听?这单子接得是不是太草率了?”
李叔两手一拍:“这就是为什么我愿意跟着你干。你能想到这些,但是当时郁掌柜并没有考虑这么多,他后来和我说这事的时候,后悔莫及。但是那大官确实是真的,而且似乎是吉城出身,所以郁掌柜很爽快接下来这个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