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花笺(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郁泽清也招呼金丰走:“没事,走吧走吧,把你俩扔这里不合适。”

关门去对面,大刘让小二带他们去三楼包间。上楼时郁泽清在景陆舟后面,看见大刘想扶着景陆舟上楼,最后景陆舟还是自己上去了。

他又咋了?消失的这几天又掉下马了还是被蛇咬了?

大刘想起这几天王爷每次上下个台阶、坐下起身都十分难受,知道他是因为突然运动过量而导致筋肉酸痛,这症状需得六七日才能恢复。

好在他每日都有为王爷刮筋按摩,缓解不适。今天王爷觉得行动自如些了,上午训练时就和他说想去店铺看看。

大刘只希望郁泽清别再提什么对男人的喜好了,她随口一说不打紧,王爷怕是又要琢磨着折腾自个儿。

汤足饭饱,景陆舟和她们闲聊:“我几日没来,可有什么趣事发生?”

郁泽清想起有俩客人在争她店里最后一个现货,差点儿干起架。后来才知道这俩人原先就有过节,她还以为是自己的帆布包真就火到这种程度了……就把这事讲了讲。

别的……就没啥了,她顺嘴提了下自己的帆布包涨价,又出了款新品叫“碧霄”。

“碧霄?”景陆舟惊奇地看着她:“哪两个字?”

她解释后,景陆舟看她的眼神更怪了:“你读过书?”

这是什么问题?谁还……

哦,她懂了,之前和阿锦了解过。

古代平民读书的不多,甚至许多人是文盲,只认得一些生活常见的字。

即使像原身小时候这样不算穷的家庭,也很少会督促女儿学习的,除非孩子自己喜欢。

她回道:“没读过,只是爹娘教了些字。”

这不算撒谎,现代人学的那点文言文诗词歌赋,和古代考科举的学子们相比真是差得太远了,学生们大量时间用来学科学知识。

一边的金丰看不下去了,明明她也是有学识的为什么这么谦虚:

“哪里是只学了些字啊,郁小姐还会写诗呢!碧霄的名字就是从那首诗里来的,好多客人因为喜欢那首诗才买了碧霄!”

景陆舟更觉新奇:“你还会作诗?”

她赶紧摆手:“我只是记得那首诗,背了下来,没说那是我写的。金丰啊你别到处跟人说是我写的,我可没那本事。”

她继续和景陆舟解释:“是我许久前看过的一首诗,不记得谁写的。想着用好诗让我的新款包显得高级些,就拜托别人帮忙抄写了放在帆布包旁边。”

景陆舟了然:“为什么让别人抄,你写得也不难看。”

大刘听不下去了,郁泽清写得还不难看?王爷真是情人眼里出西施,连这都能夸。

郁泽清有自知之明,但也懒得反驳别人的好意:“当时刚好有个朋友来店里,他是考科举的学子,字十分工整,就让他帮忙抄了一下。”

除了郁泽清,满桌子人都感觉到她说完这话的时候,景陆舟身边的空气好像一下子冷了。

“朋友?何时认识的朋友?怎么没听你说起过。”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