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第二十九章(第2页)
雪竹神色未变,与她讲完这整金绣,却是说乏了,停针起身,意欲休息。
这之后接连几日,沈刻都是早出晚归。
那位宋家小姐都已回自家新赐的宅邸,雪竹与沈刻还未打上照面。
听着正房熟悉的阖门声响,雪竹心想,看来那日早膳时她问的问题,确然是太心急了,他不过图个新鲜,未想长远,她忽然发问,恐怕令他颇为败兴。
看来,这条近路并行不通。
思绪正散漫着,阿霁突然匆匆进屋,福身禀道:“姑娘,穿云侍卫方才寻奴婢说,二殿下请您去书房。”
雪竹怔神,半晌应好。
她起身欲往,阿霁又拦住她,说几日不见,她应换身簇新衣裳,还应带碗汤去,以表关切。
雪竹起先觉得,他应已用膳,且书房清净之地,怎好摆放吃食。
然想起从前在江州温园,舅父的几位姨娘也是日日往书房去,有送不完的点心汤水,便也未多推辞。
行至书房时,沈刻正在看公文。
见她端汤过来,沈刻一怔,很给面子地将公文扔至一旁,收拾了书案。
他这几日因着一时给不出满意答复,忍着没去见她,今日实在忍不住,将人唤来书房,倒没想她未生气,还关心他,给他煮了汤。
他掩唇,嘴角上扬。
“刚好饿了。”
“这汤色清亮,一看便是吊了好些时辰,你费心了,我尝尝。
“不费心,是厨房熬的。”
沈刻仿若未闻,又多夸了几句。
他能不知道么,她从前是千金大小姐,十指不沾阳春水,怎可能亲自熬汤,能吩咐厨房一声,那自然也是因为心里有他,和她熬的有什么区别。
雪竹也无话可说,立在一旁整理邸报公文。
他的东西总是颇显杂乱,邸报中夹着空信封,公文中又夹着废纸。
收拾一阵,见几张摊开来写满字的尺牍文章,雪竹本也不欲多看,奈何她眼神极佳,一眼便瞥见“芳洲采杜若”几字,一时不由探究地望向沈刻。
沈刻仍在喝汤。
雪竹不动声色地将其置于一旁,又往前走几步,将博古架上的梅瓶取了下来,轻声道:“这花落了。”
“无妨,明日下人会换。”沈刻不以为意。
雪竹又道:“前几日去寒英园,园中梅花开得甚好,不若折两支银红台阁换上,银红台阁比这宫粉枝条直伸,也红得鲜妍些。”
“你不是说银红台阁本就是??”
说到一半,沈刻察觉到什么,忽地抬眼。
雪竹正安静修剪着枝叶,也不看他,面前却摆着那沓写满了典故来历的纸张。
书房无端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