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6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马车一路驰骋入京,却是先入了崇仁坊,而非崇贤坊。

只因言心莹认为若傅徽之回京除了祭拜傅时文还要见一人,那人必是燕国公邱平。

她便决定先不回家,转去燕国公府,问问傅徽之的下落。

“二十余日前,我确实见过云卿。”言心莹下了马直入府中,邱平出迎,寒暄过后,问及傅徽之,邱平如是答道。

言心莹闻言欣喜不已,忙道:“那外祖父是有与他有约见的法子对么?求外祖父允我见他一面。”

“我是见过他,可却是他遣人来约见我的。我连他在城外何处安身都不知。更不知他是否已离京了。”邱平道。

“那外祖父也不知他若离京会去何处了?”

“是。一年未见,这孩子有些变了。或许他自己未觉,但我能觉出,他对我都有些防备了。他在何处安身,他不说,我也不便去问。但我能理解他。外面多少捕吏在追捕他,他脱身实是不易。况且,他如今在何处安身,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言心莹难免有些失落。虽知道想寻到傅徽之没那么容易,但还是抱着万一的希冀来此。可她也不好为难他的外祖父,逼他在下回约见时问傅徽之如今的安身之所。邱平为难,傅徽之也为难。万一藏身处说出去后,不久暴露,邱平怎么也说不清了。若因此祖孙二人生了嫌隙,倒是她的罪过了。

傅徽之要查傅家的案子,少不了邱平相助。言心莹决定不再为难邱平,左右她早已下定决心要自己去寻人了。她只问:“傅家的案子查得如何了?”

邱平沉吟道:“傅家的案子,你还是莫要插手。此事背后绝不简单。你放心,我将尽我所能相助云卿。别再连累了言家。”

言心莹并没有奢望邱平能告诉她。她想问的都问了,便也不愿多停留。“多谢外祖父,我回京后还未曾归家,今日便先告辞。”说罢行礼转身。

邱平却忽然在她身后唤道:“阿莹……”

言心莹回顾,只见邱平面有难色,眼神闪躲。数息后,终是一叩竹杖,叹道:“你有没有想过,事到如今,你还是与云卿断了好。”

此话若从言公彦、言照玉口中说出,言心莹并不意外。可邱平对于言家所有的好脸色都给了她,甚至对自己的亲生女儿都是冷面一副。自幼及长,从来不会逆着她的心思说话。难道她与傅徽之之间当真是再无可能,理应断了吗?但此念只停了短短一瞬,她不相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云卿那孩子可怜啊。我也心疼啊。”竹杖又叩地数回,邱平痛心疾首,“若是我只是他的叔祖父,我也不必多说什么了。”

“可我还是你的外祖父啊。不忍心看你万劫不复。”邱平摇着头说道。

“外祖父也知道他可怜,那我更不能在这种时候背弃他。我也知道外祖父是为我好。放心,我有分寸,绝不会连累家人。”

“我不是怕你连累家人,我是怕你……”

言心莹出声打断:“我知道。”她极少作此无礼之举,特别是面对她的外祖父。但她不想继续听了,又恭敬地行了一礼,便转身而去。

邱平望着言心莹决然离去的背影,重重一叹。何止是傅徽之,他这外孙女也瘦了很多。厚重的裘衣仍掩不住她那单薄的身形。

言心莹也时常寄书信回京。她出王家前先寄了一封,将言心若病愈的消息并她启程回京的时日写在信中。三日前离京已不远,她又将到京之日写在信中,请人快马寄回。

如此,言公彦与言照玉便知道言心莹今日回家,已命人备好饭食,而后并立于府门外石阶上等候言心莹归来。

言公彦颇为自豪地说道:“阿莹当真是好本事,便跟着那张太医学医十月,便能将阿若那多少医士束手无策的病医好了。”

言照玉道:“听阿莹说是张太医的方子。她只须稍稍添减。”

言公彦喜色外露。“那也是我女儿聪明。”

言照玉却有些惆怅。“只是因这学医的事,庞家再未提过婚嫁之事了。”

言公彦脸色微沉。“不提便罢,阿若的病更重要。况且庞家如今势大,颇为傲慢,阿莹嫁进去,怕是受了气也只能受着。好人家多得是,不少他一个。”

“爹说得是。但我担心……”言照玉一语未毕,便闻一阵马蹄。

声远时马蹄尚急,声愈近,蹄声愈缓。转眼,一辆青色马车入了视线。

言照玉与言公彦对视一眼,便下阶迎了上去。

马车慢慢停了。梅英先下了车,转身掀开车帘,欲扶言心莹下车。言照玉却近前,把住车帘,道:“我来。”

言心莹探出头,见是言照玉,愣了愣。但没多犹豫,道一声“阿兄”,便扶着言照玉的手臂下了车。

“辛苦。”言照玉道。

言心莹又上前见过言公彦,再跟在父兄身后入府,直走入正堂食案边坐下。

言公彦坐于北面,言照玉坐左首,言心莹坐右首。

言公彦提壶倾酒,笑道:“今日,我与你阿兄便饮些酒。一为你一路辛劳,以酒慰风尘;二为庆贺你阿姐大病痊愈。阿莹不饮酒,便以茶代之。”

看着言公彦与言照玉举杯,言心莹便也端起面前早沏好茶的青色杯盏,一饮而尽。

各三杯茶酒入腹后,言公彦又在笑着说些什么。

言心莹有些没心思听。她既笑不出来,也不想搭话。她低眸,扫了眼案上美食,都是她喜欢吃的。可她仍提不起兴致,只偶尔动箸。大多时候更青睐于面前碗中的红黍饭。还偶尔出神。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