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04章 聪明就别闹除夕快乐(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魏颗等魏相与楼武过来便带人走了。什么意思,怎么不接着谈呢?那是魏颗懂得做人,在人要回家半路上拦着也就罢了,哪敢做出一副楼令不答应就不走的姿态。越大的事情,通常不可能说一次就谈妥,哪怕是一开始就开出天大的价码也要再纠扯一段时间。魏氏的人没有收拾营地。楼氏不缺这么两三件。结果,楼氏和魏氏的人都没有收拾场地,一应东西留在原地四天的时间才被“贾”地贵族派人来收拾。他们在收拾之后也不敢私藏,会派人专门送到魏氏物归原主。为什么营地没有被路过的人搬空?不是当前的人多么淳朴,纯粹是营地就在城池边上,一直有人盯着呢。要是拿了不该拿的东西,不会有警察叔叔找上门,超大概率是贵族的私军上门索要,再好好地教训一顿。别觉得玄乎,路不拾遗这种事情历来是有什么在进行震慑,要不然看到有便宜可捡,愿意捡的人可不要太多。楼令在后续的路途中没有再被拦路,他在“吕”、“瓜衍”、“平陵”、分别住了五天到七天,视察当地的实际情况,再来也是召集当地的封臣吃吃酒外加聊聊天。这两年的时间之内,楼氏并没有因为楼令长期不在国内变得乱糟糟,一应的发展更是没有停滞。当然了,一家之主不在,肯定是会在一些事情上耽搁了。那都不是什么大事,比如“平陵”的咸鱼产业饱和,不得不降低产出,盐巴是越囤积越多了。如果楼令在国内的话,得知这么一回事,当场就能够发出指令,不用等他回国再命人将盐巴运输到“密”先储存,后面会联络郑地的各个附庸进行消化。郑地肯定也有制盐的产业,只不过是一种矿产的盐巴,味道只能说是一言难尽,并且长期食用对身体十分有害。有些郑地的贵族吃的就是矿产的盐巴,少数贵族则是从外面购买,更多的人则是很难得才可以尝到一次咸味。其实,晋国、齐国、楚国等等国家,普通人根本不可能顿顿有盐巴,油星都属于是少见。而在有产盐基地的晋国和齐国,购买盐巴不止方便且价格不高,起码贵族是能够吃到正经盐巴的。至于说吃肉?哪怕是作为贵族,真的不是顿顿能够吃到肉。这个跟没有良好保鲜措施有关,要不然吃一顿酒宰一只羊或一条狗,再多的家产都经不起这么造。“运到‘密’的盐巴贩售之后,你可以留下两成资金。”楼令一直等拖到快靠近‘太原’才跟楼武提起这件事情。现在已经确定楼武的封地就是“密”,只是楼令还没有放权让楼武管理郑地那些附庸的打算。成婚后的楼武会带上妻子前往“密”落户,他算是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怎么都需要时间来搞清楚当地的状况。另外,楼氏获得郑地西部的时间并不久,其实也是处在了解的阶段。无论楼氏或是郑地的附庸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属于楼氏的秩序被确定下来,态势上趋于平稳,届时就会让楼武负责代管郑地的附庸了。“霖有盐场。”楼武提到这个。楼令当然知道霖姜有盐场,还是确认由她出嫁,齐国公室临时拨过去的产业。除了盐场之外,霖姜还临时获得了一处食邑,当地以栽种桑麻为主,要是肯置办相关机器再分配人手,一下子就能拉起纺织产业。齐国本来就有厚嫁的风气,对吧?现在,齐国极度需要楼氏,可不就要给霖姜准备更多的嫁妆了嘛。齐国公室不止给霖姜很多产业,他们还准备陪嫁四名媵以及数量多达两千的陪嫁之人。楼令已经事先知道齐国给霖姜准备了什么嫁妆,甚至主动推掉了一些。不因为别的,主要是楼小白娶福姬的时候,福姬携带的嫁妆比较正常;要是霖姜带来太多嫁妆,哪怕家族内部不进行攀比,外人难道不会说三道四吗?到时候要是妯娌之间起矛盾,也就等于楼小白和楼武产生矛盾,完全就是一种自找麻烦。楼令将运去郑地出售的盐巴,划出其中的两成给楼武,其实就是一种补偿的行为。只是,楼武显然搞不懂状况,反倒说霖姜名下有盐场,搞得楼令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嫁妆是嫁妆,不是你的。”楼令已经看到娇姬等人在远处等候了。一家之主出征归来,便是没有拿得出手的功绩,一般会在自家的“都”城门外迎接。要是一家之主立下大功,最主要的事情是为家族获取新封地,出十里相迎都是一点不过为。这一次,楼令为楼氏获得了郑地的六成,不止是面积显得很大,并且增加了很多的附庸。为国家立下了功劳,也为家族挣得了产业,获得十里相迎的待遇是一点毛病都没有。“家主!”娇姬看到楼令就立刻小跑上来,不顾泥土地行了一个大礼。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什么大礼?单单跪下不叫大礼。所谓的大礼是,双膝跪地,双臂向前伸展,身躯弯腰朝拜,双手的手掌互叠,额头磕在互叠的手背之上。其余人等娇姬行礼完毕,他们才根据身份行自己的礼节。不用奇怪,不同身份行什么礼就是都有各自的讲究。这是宗周礼乐治国的根本。虽然说周王室破败,但是相应的秩序延续且执行了很久。总是会有相关影响传续下去。出城十里迎接的人很多,楼氏的主母肯定要出现,包括楼令的一众子女,以及核心族人、家臣、附庸等等。楼令简单地跟娇姬说说话,再过问一下子女的情况,家庭内部的事情没有花费多少时间,更多的时间用来笼络核心族人以及家臣、附庸了。这样的场面会在很多地方出现。毕竟,晋国的国战都是取得胜利,各个一家之主或多或少肯定有所收获。“请家主登车。”楼令牵着娇姬的手,一块上了战车。要是楼小白在场,与楼令同车的人该加上楼小白了。“小白呢?”娇姬刚才没有问,憋到同乘一乘战车才问。“你这儿子最近有些飘了。”楼令分明看到娇姬脸色变了一下:“我临时让他去秦地,负责解决义渠去了。”娇姬跟楼令成婚那么多年,很多词怎么都该能够听懂:“骄纵?不能够啊!”作为继承人最为忌讳的就是让家主觉得骄纵,算是非常不满才会有的评价。楼令对楼小白是有些生气,不至于到厌恶的程度:“你又不是不知道‘新田’都有哪些人,在那种地方待久了很容易心猿意马。”要论起来,娇姬在“新田”居住的时间可比楼令长多了,哪可能不知道情况。在接下来,娇姬明显没有了一开始的欢快,乃至于整个人看上去有些抑郁。到了“太原”的城门口,有新的社交需要展开。娇姬在事先已经做好了准备。所谓的准备是,搭起一个高台,准备好一应酒水与食物,等着楼令到来与众民飨食。提到过很多次,春秋时期的“民”就是有姓有氏的贵族。而飨食这种社交在远古就已经存在,还会一直流传下去,乃至于到现代相关的礼仪程序不见了,其实从行为上依旧是飨食的一种。开心了,吃吃喝喝。红事白事,还是吃吃喝喝。楼令进行飨食的第一个步骤不是请人找座位坐下,他先来到一个大缸边上,拿起勺子看向很主动排好队的众人。这是要干嘛?“分食!”家里来客人了?为了不熄火一直在熬汤,甭管是什么汤,反正让客人喝上一口热的。春秋时期招待客人就是喝汤,后面等衍生出了喝茶的文化,改为用茶水招待客人。到了楼令的级别,自然是可以公开宰羊吃肉。其他不够资格吃羊肉的人,他们私底下偷偷吃没有关系,反正不能在公开场合去吃。那些不够资格吃羊肉的人,能够在公开场合吃羊肉,只能是有资格吃羊肉的人进行分食。所以了,楼令分汤的同时,会给一下自己不在家期间立功或尽责的人也分上一份羊肉。因为需要体现出区别的关系,所以可能是人人有汤,羊肉却不是每一个人都有。事实上,真的就是要出现区别,能够使得有功之人明白被知道和受重视,也可以激励其他人努力立功。如果有干事和没干事的人,他们的待遇一样,不止是会产生很多混子,也必然打击想做事之人的积极性。现场并不是只有羊肉,还有狗肉、鸡肉、鸭肉。其它种类的食物更是不少,反正楼氏能吃的食物种类就是比其他家族更多。那个当然是得益于楼令在意,专门让人寻找可以吃的食物。有那么一件事情,现代的食物,比如各种蔬菜,它们其实是经过培育与改良,才慢慢变成现代人们看到的样子,真不是一开始就是长成那种样子。楼令肯定要说祝词,感谢留守众人的付出,没有立刻批评某些人,说完祝词就让众人吃好喝好。为什么不是进入家门,在家里举办宴会?因为飨食是没有身份也可以围观,其实也能够现场获得食物,算是一众人同乐乐。若是楼令在家宅举行宴会,能够到现场的人起码要有一个基本的身份,起不到与自己治下各阶层一块开心的效果。赵氏为什么会那么得治下的人心?并不是历代赵氏之主多么让利,多么照顾黎庶或奴、隶,简单就是历代赵氏之主很喜欢走一地就办一次飨食活动。无论远古或久远的以后,身份足够高的人喜欢跟各阶层一块吃吃喝喝,不说会获得多少名望,起码一块吃喝过的人会有极好印象。而对于某些人来讲,身份那么高的人愿意招待自己,会视为一种恩情,愿意拿命去进行回报。不太好说楼令是不是在效仿历代赵氏之主,反正楼令也很喜欢到处举行飨食。,!这一次,飨食从中午吃到傍晚,直至楼令离开都没有结束。回到家宅,娇姬还需要一个迎接的仪式。等一应的仪式完毕,楼令也洗尘能够坐下,很久不当母老虎的娇姬很犹豫要不要发作。发作什么?自己的宝贝儿子得到不好的评价。本来应该风风光光回家享受一应赞美。结果?被流放啦!是的,在娇姬看来,楼令不带楼小白回到“都”享受一应荣誉,几乎跟遭到流放没有太大的区别,真的就是极重的惩罚。如果楼令要是在一应场合让楼武紧紧跟随,信不信娇姬会当场爆炸?“小白到底怎么了?”娇姬不信楼小白仅仅是表现得骄纵,会让楼令有这样的反应。要是这个时候,楼令来一句“我很累”的话,会不会让娇姬炸毛?论事实,出征长达两年,指挥了几场大战,赶了好几天路,回到家的楼令确确实实很想放空脑子好好歇一歇。楼令先看一眼娇姬。没有看到娇姬表露出丝毫的恼怒,问了一句见楼令不答也只是安静等待。要是人在外忙碌得很累,回到家还要看人脸色,不管是男是女都会受不了。“你知道我在做什么,小白有需要承担起多么大的重任。一旦小白扛不住,乃至于出现差错,我们别说将家族的荣耀传承下去,能不能有血脉延续都很难讲。”楼令肯定有跟娇姬聊过想做什么,未来将要达到什么成就。当然了,楼令不会什么都对娇姬说。壮大家族以及保证实力一直在增长?这种属于是没有什么不能说的。把控临汾盆地向北的通道,经营好太原盆地,尽占秦地再获得东出的通道?这个就属于楼令不该完全告诉娇姬了。听一听上面那些目标是什么,只要是对山川地势有所了解的话,再差也能看出楼氏有割地自雄的倾向。既然连割地自雄的心态都有了,下一步是不是应该拒绝来自中枢的管控,搞一搞听调不听宣,更狠玩一手直接就地建国啊?楼令知道目前嫁出的贵族之女,她们受到的教育是要更加看重夫家,跟日后耳提面命嫁出去也要为娘家服务不一样。只是吧?教育是一回事,具体会怎么做是另外一回事。光教育就能成,世界上就要人人都是顶尖人才了。拿自从赵庄姬反过来覆灭赵氏这一件事情来说,在她之后搞得列国对娶晋国的女人心怀恐惧。以为晋国内部没有出现什么影响吗?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公族的大龄剩女增多,原因就在于谁都怕公室之女再复刻赵庄姬的行为。连带的事情就是防自己的妻子一手,变成了作为丈夫该有的警惕心。当然,聪明人绝对不会表现得太明显,只是很多事情真就是变了。“你……,这……”娇姬被楼令一段话说得有些懵。仅仅是娇姬所知道的事情,确实是一件件都很大,只是那些也该明白且知道楼令到底想要做成何等的事业。其它不用多说,哪怕仅是当前的楼氏,娇姬能够不知道已经超越范氏以及自己的娘家吗?以楼氏当前的规模,再加上崛起的时间太短,真要是交到一个不靠谱的继承人手上,危险程度远超历史悠久的老牌家族。作为一家之主的楼令发现自己的继承人楼小白出现问题,及时地进行纠正与处置,能够说是一种错误吗?春秋时期已经有“慈母多败儿”这句谚语了。娇姬在教育楼小白的时候,其实也是往严厉了来教,怕就怕教育不好,使得楼小白未来无法接过重担。只不过,人总是显得很奇怪,比如可以接受自己往死里去抽某人,不允许其他人对那人一丝不好。娇姬有些没有搞懂楼令到底什么意思,只是心里清楚不是死缠烂打搞清楚的时机,几个深呼吸按耐下焦躁感,走到楼令身侧半卧依偎着。本来不想多说什么的楼令心里一软,说道:“国君强制拔高了魏氏的地位,挑衅目标都给魏氏安排好了。小白与国君太亲近,现阶段不适合待在本土。”所谓的本土,自然是晋国本来的地盘,不将近几年兼并的地区算进来。这样一来,秦地、郑地、楚地的新占区,一应都算是新地;晋国本土的人可以自恃为老晋人,喊那些刚并入晋国不久地区的人叫新晋人。“国君和其他卿大夫还没有反应过来,根本没有思考怎么来安排老人与新人的待遇,恐怕是会出现问题,小白更不应该待在本土了。”楼令补了一句。娇姬发现自己竟然没有听懂。楼令稍微一看就看出娇姬没有听懂,不得不进行解释。一个国家高速扩张期间,人与人绝对会存在对比,一般情况下老人会看新人各种不爽,大概就是:失败者,也配享受一样的待遇?楼氏之主楼令有可以借鉴的例子,并不担心老人与新人产生太大的冲突。在处理这种事情上,广泛来说就是不能秉承绝对的一视同仁,细说则是需要几十万字的论文来阐述为什么不能那么做的观点了。,!“总之,小白与国君是好友,又是中军将的女婿,我甚至连让小白待在‘太原’都不乐意。怕的就是小白以为自己很聪明,搞出瞎出主意的情况。”楼令说道。娇姬觉得自己好像是听懂了一些?老人与新人的那种鄙视链,会根据每一次扩张继续下去,要是中枢没有处理妥当,历史上的秦国已经给出了答案。老秦人非常不爽新秦人与自己获得同等待遇,乃至于新秦人在待遇上远超老秦人。等列国被扫灭,新秦人也不感谢秦廷的一视同仁,乃至于认为一视同仁就是最大的恶意。什么一视同仁?到始皇帝时期,大概就是庶人犯法一律同罪,贵族犯错看朕的心情。而秦法哪怕是经过一再改良,后面去掉了商鞅定下的很多恶刑,过惯了散漫生活的很多六国之人依然无法接受。在那种情况下,很多老秦人该得到的赏赐没有获得落实,他们要服的徭役与新秦人一样,秦廷闹得一个新旧都不讨好。搞到秦国将要亡国之际,老秦人决定不伺候了。秦国是失败的例子,谁成功了呢?不用特别找了,西汉就是。那么,西汉怎么办到的呢?简简单单就是史上第一位皇后吕雉拿了一个意见:躺平加摆烂!说白了就是中枢别去折腾普通人,让他们好好过日子,时间一久总是会让世人习惯被当前的朝廷所统治。好家伙,真是好家伙。汉廷是不折腾普通人,逮着各种贵族往死里折腾,尤其:()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