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第2页)
江月儿低头回想刚刚的场景,和谢则远结婚简直只有利没有弊,她确实很希望和他结婚,但是又不好意思直接跟他说。
到了河田,江月儿直奔公社,公社外头是一条大马路,路边停着一辆货车,看样子是拉矿石的,车厢周围覆满了泥巴。
江月儿暗道不好,不会是刘伟也来了,这人怎么阴魂不散,现在想从她爸入手?大队也不是没有父亲强迫女儿嫁人的事,收了别人的钱,也不管女儿愿不愿意,就将女儿嫁出去了。
她嫌恶地看了眼货车,踏进公社大门。
江北却不在办公室,问了办公室的叔叔才知道有人找他,和那年轻人去食堂说话了。
江月儿狠狠地踏着步子,朝食堂走去,心里止不住的嫌弃刘伟。
还没到午饭时间,食堂没有开灯,冬日的白天本就昏暗,食堂里的人也看的不甚清楚。
“伯伯,我刚从外地回来,专门给你买了点好东西,这带来带去多麻烦,你就收下吧。”刘伟的声音带着恶心的笑意,难怪她爸说他会来事,敢情装的这么好。
“哎哟,不用你大老远带过来,不用了,月儿心意你也很清楚了,整这些多麻烦呢,你说是不是?”
“这是我的心意,伯伯就收下吧。我特意在省城里买的,都说这个是好货,花了不少钱呢。”
江月儿在门外偷听两人的对话,心道她爸还是懂理的,刘伟的穷追不舍令她心头烦躁不已。
“爸。”江月儿长叹一口气,走进食堂,到她爸跟前,“爸爸,妈叫你买点菜给我带回去,走吧。”
她看到桌上的包装,是酒。江月儿更加气愤,看也不看刘伟,只想带她爸离开。
“诶,好。”江北笑着站起身,把那瓶包装精美的酒往他那边推,“年轻人,这些东西还是留给自家人吧。”
“伯伯,这是专门带你没给你的,来都来了,怎么好意思带走。”他看向江月儿,“月儿同志,你说是不是?我特意给伯父带来的,我从隔壁省里开过来还没休息,刚好顺路就在这停了车。”
江月儿不理他,先一步跨出食堂的大门。
父女两人走在宽阔的街道上,江月儿惴惴不安,总感觉喘不过气。
“爸爸,那个刘伟也太没分寸了,怎么能带着东西来找你,这要是被人误会了怎么办?”
“下回他来我保证不见他了,他这不是在公社喊着要找我吗,我怕他乱说话,才跟他私底下聊。”
“哼。”江月儿讨厌死那个刘伟了,说的这么清楚,怎么还来纠缠。
那头的刘伟悻悻地把酒装进包里,开着货车走了,他以前觉着只要坚持不懈,总能使他们态度软化,如今看来不是这样。
他又羞又气,仔细掂量自己的条件,哪样不必她江月儿好。有稳定工作,父母只他一个儿子,简直是给脸不要脸。
刚刚竟然无视他。
这边江月儿再次警告江北在工作上不能马虎,更不能喝酒,江北点头答应,女儿长大了,自然要听她的意见。
“你先买点糖回去,等我放假,我称肉回去。”江北跟在江月儿后边等她挑东西。
“好。”江月儿点点头,选着柜子里的糖,临近过年,供销社售卖的种类多了不少,简直要挑花了眼。
她选着选着看到一款上海来的梨膏糖,许是上海到他们这的知青最多,因此供销社售卖不少上海来的东西。
梨膏糖被黄纸包着,江月儿买了不少,想着送给谢则远吃。
如今大队只剩下他一个知青,其他知青报名后,通过了选拔,到县里读职校去了,职校毕业就能分配工作,这是省里特意给知青办下来的政策。
告别了江北,江月儿又坐上了牛车,经过一上午的消化,紧张害羞的情绪过去,她思索着谢则远提出结婚的话。
过了年就结婚,她二十岁。二十岁在这里来说是适婚的年龄,有孩子的家庭早早的开始相亲,甚至有的二十岁已经当上了母亲。
如果两人结婚,过不了多久就能回上海,她明年入学,恰好能赶上回城那年高考。高考再考一个上海的大学,到时候也不会念家,再生出一些其他的阻碍她上学的牵挂。
而且上海机会多,她大学毕业后说不定能分配一个好工作,给弟弟妹妹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