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 章(第2页)
游满嘴角扬笑,只觉得这样的饶絮分外可爱。
“不需要别的什么,前几天不是买了麦粉吗?用温水兑了揉面醒面就是,和做包子馒头差别不大。”
饶絮听罢,当即转身去橱柜里翻出麦粉来,因没做过角儿这种吃食,说起来便是包子馒头她也很是生疏,所以只敢用饭碗盛了一碗麦粉倒进揉面的陶瓷盆里。
锅里的热水也是现成的,她又加了一半凉水兑温,边往盆里小心倒水边用筷子搅和,直到筷子底部都是粘上来的面絮她才停下。
“我来吧。”游满撸起袖子主动接过揉面的活儿,“我力气大,跟着记忆做,你在旁边看着,要是觉得有哪里不对就提醒我。”
饶絮迟疑了下,角儿她也不大会做,就算游满做错了什么,她也是看不出来的。
所幸两个人运气不错,饶絮仅凭着在饶家做馒头的那点微末本事,以及游满七零八碎的记忆成功的醒好面,又分成若干小剂子擀成圆皮。
饶絮剁肉和切菜的同时也不忘关注这边,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原来是这样吗?那和做包子的步骤应该差不多,揉面擀皮,放进去馅料,然后蒸煮。”
“嗯,不过是我们这边种麦子的少,自家揉面做包子馒头的就更少,更别提角儿这种在寒冬的吃食了。”
即便还没尝到这角儿的味道,但饶絮看着砧板上猪肉和青菜混合的馅料,又估摸着口味添加了些盐巴酱油蒜末嫩葱,觉得应该也不会差。
和包子一样,好不好吃全看馅料调和的如何。
两个人忙活半晌,月牙形的角儿一个接一个的摆在筲箕里,肚子圆鼓鼓的,游满甚至还学着西北那边的做派,在其中几个角儿肚子里塞了几枚铜子进去,说是平安吉祥的意思,谁吃到了来年就有满满的福气。
“听说北边都是冬至日吃,偏生今年冬至我没想起这东西来,否则也能应个景。”
灶屋里暖和,二人索性就围着炉灶铺了张桌子,角儿从锅里捞出来立马就上了餐桌,在茱萸和酱油的料汁里翻滚两转就下了肚,胃里也变得暖烘烘,游满不由自主的感慨。
“这时候吃也不错。”饶絮咬下半个月牙,蘸着微辣的酱料,望着窗外又开始飘飘扬扬落下的飞雪,只觉得从前的人生好像一场旧梦,她竟然一时想不起那几年的春节是怎么度过的了。
夫妻两个你一言我一语,分食了大半锅角儿,还不等回房间去休息片刻,饶絮又开始忙活起傍晚的年夜饭来。
游满前两日去赶最后一次大集的时候买了只三斤的母鸡,当晚就被他烧水拔了毛,饶絮便将鸡脯肉去皮,切成薄片,用清油拌开,又均匀裹上鸡蛋清搅拌片刻,加上小葱蒜末酱油下锅爆炒,一碗小炒鸡肉片也就好了。
至于剩下的半只鸡则一早就和盐巴酒水用小火煨在灶上,直到他们吃完角儿才堪堪闻到几分鸡肉的清香,饶絮也不往里加水,只是在炒肉的间隙揭开陶罐看了眼,丢了些干蘑菇继续煨着。
前两日做脆皮豆腐剩的那点豆腐被她放在屋外冻了两夜,硬邦邦的切成拇指大小的方块汆水,去除豆腐味道,随后便用煨出来鸡汤汁和肉汁混在一起靠在灶上用小火慢慢煮,左右豆腐容易熟,只消上桌时又丢进去几片鲜嫩的冬笋就是一个菜。
“喜欢吃蒸肉还是炒肉?”饶絮看着砧板上切好的肥瘦相间的五花肉,笑盈盈询问灶前烧火的人。
火光照在游满脸上,他一面添柴一面想了想,“蒸肉吧,简单些。”
饶絮也不含糊,取了四五个个陶瓷碗出来,将切好的五花肉上涂满清油和白酒浸泡片刻,再一片片码好装在碗内,碗里的油和酒也尽数倒下去盖满肉片,随后用碟子盖住陶碗封口,一一搁在锅内干蒸,不用水。
“用中火,免得蒸过头了,退些柴去旁边灶里吧。”
游满嗯了声,一面退柴一面看了眼堆满碗碟的炉灶,“怎么做这么多?”
“到时候送给李三叔还有村长他们一碗,还有剩的那些角儿也分分送过去,之前说送的糍耙豆腐他们都没要。”原本送些腊肉腊肠是最合适的,毕竟肉这东西珍贵,除了过年平时谁家也不舍得吃上一口,但无奈他们家没有,只好另想他法。
“再做个炒白菜、脆皮豆腐汤、拍个酱瓜就吃饭。”饶絮见他答应后笑了笑,又见蒸肉还需要些时候,索性也不急,挨着游满坐在火前,偏头靠在他肩上,“还有没有想吃的菜?可惜咱们的泡菜还不到时候,不然也能添一份小菜。”
游满闷笑,胸膛也跟着震动,他偏了偏头去挨饶絮发梢,手里那根干柴无意识的在地上乱划。
“没了,这就已经很好了。”已经是他从前不敢奢望的场景了。
二人就着融融火光絮叨了半晌,眼看蒸肉香味漫出来,饶絮才又起身将剩余的几个菜做好,炒菜和脆皮豆腐汤都不需费什么工夫,不到一刻钟就出锅了,游满则趁着这点时间将酱瓜拍好摆盘。
一切都准备就绪也不过才酉时多(下午五点),外面的落雪早已停下,只有凛凛寒风在山林中呼啸。
游满看了眼孤寂肃杀的山林,不免想起他刚回来时住在这里无人问询时的冷清,只是转瞬他又被啪啦作响的柴火引回神,眼前就是充满烟火气的年夜饭和笑意灿烂的饶絮,心情激荡之下,他又去柜子里找出没用完的粗酒浅浅倒了两碗来助兴。
“砰——”
瓷碗相撞,酒水荡漾。
“希望我们明年越来越好。”
“嗯,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