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第2页)
柴平没有听到回应,扬眉半眯起眼睛道:“朕会昭示于契丹国内,烧杀抢掠时,你们没有让百姓受益,现在朕要你们为曾经的恶行付出代价,该满足朕的也只能是你们贵族。另,你们只有三天时间。三天之内如果你们不能将朕要的东西送来,朕会继续进击,相信朕,朕必灭你们契丹。”
倘若不是契丹国内的人认清这一现实,确定以及肯定柴平绝对可以灭他们,又怎么会派人前来向柴平称臣。
称臣只是手段,求一线生机,目的在图日后。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柴平懂他们的盘算,但是柴平同样也知道该怎么样才能保证大端的利益。
大端其实也挺穷的,百姓们的日子都不好过。
不好过,柴平必须要为百姓们谋。
一时半会儿柴平没有办法对国内的一些蛀虫动手,只好转移目标,对准契丹。
契丹敢举国之力进犯,企图灭大端,自该让他们付出代价。
柴平丢下话后,目不转睛的盯紧某位使臣,明摆了在等他的回答。
“外臣,外臣一定回去转达。”那一位连忙冲柴平躬身保证,心里也是犯难。这事回去怎么说?
可是柴平的态度已经很清楚明了,要么他们自己把东西送上来,要么柴平带兵去把契丹灭了再夺过来,其实是一样的结果。
“陛下,当真要放过契丹?”契丹使臣走了,一旁自有人问起柴平,现下他们明明有能力灭了契丹,一股作气把契丹灭了不好吗?柴平要放过契丹吗?只为了那么一点利?
柴平瞥过问话的人,是此番科举中的进士,字写得不错,脑子也行,对契丹有恨,无一不盼望柴平能够灭了契丹。谁让契丹一再犯边境,而且杀百姓,纵火烧城,如此恶行,令人发指。
“灭了契丹?你们别忘了,契丹原本是哪一个族。没有契丹还会有别的,边境不宁,皆因国力不强,无人庇护百姓,无法守护边境。”柴平指出问题所在,敌人是永远不可能杀光的,想要不被人欺,不被人辱,唯有自身强大。当一个人,一个国强大到无一人敢犯时,才能真正自保,卫国。
“比起对付一个不知底细的族人,吓破胆的契丹更容易掌控。朕要过境安宁,契丹会成为很好的城墙。”敌也罢,友也好,全在人怎么做。柴平相信契丹见识大端的厉害,至少十年之内他们不敢再犯边境。
十年,十年的时间会让柴平将大端治理成什么样子?
柴平需要契丹的举国之力而犯,现在也需要契丹称臣,一切契机无一可缺,也无一可以避免。
“臣不太懂。”毕竟年轻,年轻人对柴平很老实,不知道的事绝不装不懂。
“不急于一时,你会懂的。”柴平笑笑安抚这一位进士,突然起身道:“既然放了话,焉能不动呢。传朕诏令,继续进军。什么时候契丹礼送到,再送来称臣的国书,才能停兵。”
对啊,话放再狠也是没有用的,必须要用行动向人证明,他们大端并非说空话的存在,说了必须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