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6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微臣以为,此人言语疑处甚多。既为东宫,幸脱虎口,不即到官说明,却走苏杭,可疑一也。东宫厚质凝重,此人机变百出,可疑二也。淮扬巡按御史王燮、山东总兵吕严皆言皇太子卒于乱军,此人突然现身金华,可疑三也。有此三疑,此人之伪谬何须多言?”

“诚如尔言!来人——”

“事关先帝血胤,不可仅凭三疑论定。康平公主正在宫中,何不请殿下前来一认?”

林又汲恼怒地看向高邈,“稚子之言,如何取信?来人,将犯人王之明押入中城兵马司监狱,听候发落!”

一班侍卫蜂拥而入,将“王之明”粗暴地扯下圈椅,戴上枷锁,套上镣铐,又架着他向殿外拖去。“父皇——”“王之明”突然号呼,声音却被锒铛的镣铐声淹没。他随即被扇了一个响亮的耳光,彻底安静下来。

铁索的刮擦声消失在殿陛之下,林又汲松了口气,后背立时蒙上一层冷汗。他顿了顿,突然哭出声来,“朕念先帝身殉社稷,”他仿佛伤心极了,连连用衣袖拭去泪水,“朕尚无子,听闻先帝太子尚在,万分欣喜,立召卿等前来辨认。若果真,即迎入大内,仍为皇太子。谁知又不是。”

檐上的寒鸦听不下去,扯着嗓子“啊——啊——”地怨骂起来。

“城陷之日,外祖父将我和两位皇弟赶出宅门,叫我们分头逃跑。我先藏在东厂门,趁乱又潜至东华门,投宿豆腐店中。店小二看我急于避难,忙让我更换旧衣,代为灶前烧火。谁料林鸿涛下令屠城,不到半日,豆腐店竟无人生还。我在死人堆里躺了三天,等到屠城结束,才偷偷跑到崇文门外的尼姑庵,以贫儿托投为名居留半月。太监高起潜偶来尼姑庵寻人,一下就认出了我。他带我偷偷离开京城,从天津乘船南下抵达淮扬。高起潜本想拿我邀功,却听说南京已将三位皇子身死贼手的消息公之于众,心想他们不会欢迎太子南来,便欲加害于我。他的侄子、鸿胪寺少卿高梦箕以为不可,偷偷携我渡江,辗转流徙于苏杭二地。不料还是有人认出了我的身份,高梦箕担心受到牵连,立刻赶往南京向薛青玄告密。不久就有太监拿了皇帝的谕帖召我进京,我无法抗命,只得来到南京。”(注8)

林书桐看向江永,是林又清的忧郁的眼睛在看向江永,“我自知难逃一死,可不愿死后成为孤魂野鬼,连父母祖宗都不能相认。今日以实情相告,无论爱卿相信与否,我都没有遗憾了。”

昏暗的烛光照亮了江永的侧脸,而另一半则沉在黑暗中。他抿起嘴角,眼神晦暗不明。

“咸嘉十五年十二月,臣往乾清宫为先帝贺寿,”良久沉默后,他缓缓开口,“恰逢先帝在为太子殿下批仿,仿书开头两句是——”

江永略作停顿,“‘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注9)。’”

林书桐与身后的锦衣卫同时睁大了眼睛。

江永似无所见,又继续说道,“城陷之日,我亦在京都,亲见先帝自缢煤山,后宫丧钟连鸣,嘉定伯投降乱军,亲手将三名皇子斩杀。”

他定定地看向林书桐,眸中忽然亮出慑人的精光,“真正的太子已经死了。王之明,你不可能是太子,明白吗?”

万物皆融化在无边的暗夜中,寒凉的暴雨利箭般在天地间穿梭。沉闷的雷鸣如巨大的战车头顶滚滚碾过,青铜色的闪电劈天而下,似要斩尽南京城的一切不平。“松手!我自己能走!”江永甩开江泰的搀扶,失魂落魄地向家中狂奔。他冷极了,流出的泪水也同雨水一般冰冷。他竭力克制自己的慌乱,全身却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门槛险些扳倒了他,房中的桌椅也被他撞得七倒八歪。沈蔚将一杯热茶递给他,江永指尖发抖,将茶水全部泼进衣摆。

“恒之,你的脸色好难看,要不要……”

江永没有答话,只是紧紧抱住她。他将没有一丝血色的脸埋入妻子的怀间,仿佛如此便能隔绝风雨的凄号。

博山炉中燃起袅袅轻烟,动荡与恐惧都在假象中下沉。

当暮色四合,夕阳垂老,整座城市便换了模样。奸诡、欲望、恐惧、恨恚在黑夜中快速发酵,同时生出荒谬愚妄的绝望与希望,催着人们不知疲倦地在绝路上狂奔。

夜很长,足够让衮衮诸公收起道貌岸然的面孔,用珍馐玉馔与娇红翠绿填补内心的虚无。他们在花间点起高烛,在漫长的黑暗中沉醉欢笑。于是他们不再恐惧——但他们同时也忘记了羞耻,他们不再算计——但他们还会杀人!

庭燎之光,鸾声将将。夜如何其,夜未央!

王之明死于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身体被塞进到处是缝的薄棺材里。似乎是笃定不会有人验尸或者认领,他很快就被埋进郊外的山岗。

在“王之明假冒太子”的告示贴满大街小巷的时候,一位名叫朱壮的锦衣卫以回乡探亲的名义悄悄离开了京城。

疑虑过后,人们又过起各自的生活。他们拾起久违的笑脸,摆好牲醴和香烟,以极大的虔诚祈祷新年好运的降临。飓风和暴雨适时停息,浓厚的彤云铺满碧天。在连绵的爆竹声与纷扬的雪花中,弘光元年如期而至。

猃狁孔棘(一)

时已立春,南京城依旧锁着化不开的寒意。虽然秦淮河笙歌如旧,白门外柳色如新,但饥饿、贫病、恐慌仍如瘟疫般在街巷中蔓延:湖广江西之荒与地主贪吏之恶已将米价抬至三两六钱银子一石,饶是江永这样的官宦之家都需按口量着米吃,更何况引车卖浆的升斗小民。于是单薄的棉袄被忍冻剥下递进当铺,破敝的家什被放贷者尽数搬光,只求温饱安稳的百姓破家行乞,茍延残喘的流民暴尸街头……从他们身边走过的,是满载琉璃瓦、御窑砖、在太监们呼喝下匆忙进宫的马车,是身着苏州锦、手执泥金扇、后跟肩挑礼担的家丁的谒者,是铜锣开道、兵马簇拥、在暖轿中享受众人注目的官员……这真是个怪诞的世道,善良的、淳朴的、逆来顺受的白骨堆山,自私的、狡猾的、见利忘义的家财万贯。一些人噬尽另一些人的血肉,又即将成为别人的盘中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