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章(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静谧的村庄笼罩在第一缕晨光中,远处的几声鸡鸣狗叫,震落了树叶上晶莹的露珠。

“坐在同一条板凳上,才能拉近心与心的距离,你的脚下沾染了多少泥土,心里就沉淀了多少真情”。雷小波记着组织部门在培训大学生村官时,一个领导说的这句话,从报到的第一天起,就开始践行起来。

只走了两天,他脚上的皮鞋底就磨掉一层,薄得快要穿底了。家里条件好的大学生村官,都是开着车子去赴任的,那样工作起来就方便多了。可我家里穷得连辆摩托车都买不起,别说买车了。而这个村里吧?比我家还要穷,能指望他们给我买交通工具吗?郭书记都是骑的跳板车。还是以步代车吧,正好锻炼身体嘛。

这样想着,雷小波就弯下腰,伏下上身,一步步吃力地往山上走去。按照手机百度地图划出的全村分布图,山坡最上面的两个组就是第十二十三组。

这里有些山坡上的树不多,光秃秃的,真是穷山啊。雷小波还是边走边观察,这种山上野兽是没有的,但蛇还是有的,所以他走路时尽量不靠路边走。弯弯曲曲的山路上,看不到一个人影,也没有一辆车子,只有树林里的知了,仿佛在给他鼓劲一般起劲地叫着。

走了半个多小时,雷小波来到昨天下午走到过的那个组,再往前走,就看到山坡上散落着十多处矮小破旧的房屋。他在手机百度地图上对照着,这里就是十二组。

路边有一座破败的小屋,年久失修,墙皮剥落,屋顶的瓦残缺不全。门开着,说明里边有人。雷小波走进去,屋里黑洞洞的,看不太清。

“屋里有人吗?”

雷小波对里边关着的内屋门叫了一声。

里屋悉悉瑟瑟一阵声音后,门开了,走出一个老妇,满脸皱纹。她咧开缺牙的瘪嘴,手遮凉棚看着他问:“你是谁呀?”

雷小波说:“我是,村支书助理,来看看你们。”

老妇仄着头说:“哈?助理?”

这家人家真可谓是家徒四壁,除了一副烧饭的小灶,一张吃饭的方桌,什么也没有。地面是高低不平的泥地坪,高凸的部分被踩得光滑可鉴。

“你们家几个人?”

雷小波走到里屋门口,往里一看,见里面那张双人床上躺着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一动不动,只有眼睛在眨动。屋子里扑出来一股难闻的杂味:有浓烈的药味,刺鼻的臊味,还有肉体的烂味。

雷小波只是稍微皱了一下眉,就转身问老妇人,“这是你老伴吧?他有病?”

老妇还是上上下下打量着他,问:“你是谁家的儿子?我怎么没有看到过?”

雷小波见里边脏得插不进脚,又没有什么地方可以坐,就到饭桌边掇了一张条凳,顿在里屋的门口。条凳上满是灰尘,他也不擦一下,一屁股就坐上去。泥地有些坑洼,条凳的一只脚一滑,侧翻下来,雷小波冷不丁往后一倒,就划着手,“哎呀呀”地叫一声,狠狠地跌了个仰八叉。

“哎唷唷,这孩子,摔痛了没有?”

老妇难为情地上来要扶雷小波,“这地不平,一直没钱铺一下砖。”

雷小波的后脑勺撞在门槛上,痛得有些发麻。但他还是一骨碌爬起来,没有拍身上的泥土,也没有擦手上的灰尘,就把条凳顿好,小心地坐下,从包里拿出笔记本和笔,边问边记起来。

“我是村支书助理,来为村里办事的。”

雷小波亲切地说,“你老伴生的什么病?怎么不弄去医院看呢?”

老妇见他真的又记又问,才在床沿上坐下,还没有说话,就眼睛一红哭起来。她伸出粗糙的手背,去抹眼泪。

雷小波赶紧拿出包里的纸巾,递给她两张,心头软软的也要来泪:“阿姨,不要伤心,你有什么苦,尽管跟我说,我替你们办。”

他知道这个妇女看上去老,其实可能还不到六十岁,是穷困和劳累才把她磨得这么老的,所以就用城里人的称呼,叫她“阿姨”。

第6章震惊与感动

阿姨听他这样说,更加感动。她抹干眼泪,就向他倾诉起来:“小伙子,你比我们这里的村干部还要好呢,他们从来没有来看过我们。我们家四口人,我叫朱亚芳,我老伴叫孟学金。我们两人都快五十岁了。本来,我们两口子种种田,日子还过得可以。我家两个儿子都在外面读书,一个读高中,一个读初中。可是前年,我老伴突然中风,瘫在床上不能动,我只好在家照顾他。大儿子前年考取大学,但没钱去上,就放弃了,他不舍得,在家里哭得什么似的。我这个做娘的,看着也心疼。可我除了眼泪,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雷小波听到这里,心被震撼了。他们都只有四十多岁年纪,就老得像个老头老太。城里人四十多岁,看上去还像年轻人呢。他为这个想上学却上不起的儿子惋惜,更为现在还有这样的贫穷家庭而震惊。“那你儿子,现在在干什么呢?”

雷小波的眼睛一热,差点来眼泪。

“在城里一个建筑工地上做木工。”

朱亚芳说,“去年,他还能每个月,给家里奇些生活费回来。今年,就很少有了。他说那个工地开发商没钱,让人垫资做,平时连吃饭的钱都没有,哪有钱给民工发生活费?”

雷小波吸了口气,问:“你小儿子呢?还在上学吗?”

朱亚芳说:“他今年初中毕业,成绩比他哥还好,考取了县重点中学。他也是吵着要去上学,可家里没钱供他上,我就叫他不要上了,像他哥一样出去打工。他气得跟我吵了一架,就离家出走了。现在,我们都不知道他在什么地方。”

雷小波想起自己的经历,感慨良多。他家也穷,当初在上高中的时候,也有交不起学费的时候,可他还是想办法坚持了下来。上大学时,他是靠自己勤工俭学,业余挣钱交学费的。对一个年轻人来说,上学的机会十分珍贵,千万不能错过。错过机会,就是对他一生的不负责任。

“还有这样的事?”

雷小波惊讶地说,“朱亚芳,你赶紧把你小儿子找回来,让他去上学。学费,就由我们村里想办法。”

“村里想办法?”

朱亚芳皱起眉头说,“村里这么穷,哪来的钱啊?除了村长家有些钱外,村民们都穷得叮当响。”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