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奉命抓捕 求收藏求推荐(第1页)
“二十七岁,湖州人,高中毕业没读过军校,根据他的档案显示,最初加入军队是在警卫师,经过两次大一些的调动,最后来到军政部的兵工署任职。”蒋文昭说道。
“二十七岁就能当上少校,眼下可不是战爭时期,按照相关授衔的標准,新兵到少校军官最起码也得十几年,他的晋升速度有点太快了,还能到军政部的兵工署工作,说明他背后的关係不一般。”李驍阳说道。
他亲自观察了严海民两天,再次確认对方的身份。
“你们干得漂亮,这个严海民確实有很大的嫌疑,列入观察重点,我们在他的周围开始撒网,等待接头的时候我们再顺藤摸瓜,挖出他的上线。”李驍阳笑著说道。
“这都是队长您领导有方,实话实说,要不是遇到案子,我们万万没有想到,您居然对破案如此的精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好像没有这样的科目吧?”宋凯清笑著问道。
“破案的关键还是人,我只是习惯考虑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有什么样的方式和什么样的反应,先別高兴的太早,一切用事实来说话,你们盯著吧,有什么事情再和我联繫,我得回家补补觉。”李驍阳笑了笑说道。
周末是休息日。
严海民早晨起来,习惯性的到大门外转转,然后回到家里。
“你们两个怎么盯的目標?墙壁上被人给做了標记,你们居然没看到,值班的时候想什么呢?”蒋文昭看著墙壁上一个淡淡的標记痕跡,气得他差点想要踹下属一脚。
“是属下失职,早晨起来胡同里来往的人不少,我们的確没有注意到有可疑目標。”黄希皓也不敢爭辩。
“抓紧联繫队长开车过来,目標很可能要接头!”蒋文昭说道。
大概一个多小时后,他再次从家里出来,换了身常见的中山装,手里拎著一个黑色皮包,坐著黄包车来到一处茶馆。
进门后要了壶茶,点心瓜子各一碟,茶馆里面有艺人弹唱,这也是一种常见的消遣方式。
李驍阳也西装革履的进入茶馆,戴著眼镜,嘴唇上多了一撇鬍鬚,这种道具情报组根本不缺,化装侦察是基础科目。
他全身都是舶来品,称得上是贵气逼人,严海民隨意打量一眼,就没有在意。家庭的薰陶和沉淀的气质,不是扮演出来的,而且这身穿戴没个几百块大洋绝对拿不下来。
没几分钟家,李驍阳看到,一个三十多岁穿著西装的人,拎著黑色公文包,也来到了茶馆,偏偏就坐在严海民的桌子一边,两只公文包紧挨著,看起来一模一样。
两人没有任何的交流,一盏茶的功夫,对方拎起严海民的包走了,严海民几分钟后,也拿著西装人的包出门坐车回家。
基本上能確定这是一次接头,换包也意味著交易了情报,李驍阳只派了一个人跟著严海民,其余的人都跟著这个接头的傢伙。
步行的四个,远远的跟著,骑车的三个,在此人的前面,跟著汽车的一个,隨时准备应对变化。
接头的这个日谍警惕性很强,一路上连续两次藉助建筑物,查看后面的情况,最后来到一处独门独户的小院,开门的是一个漂亮女人。
“组长,我们找到了军政部的內鬼严海民,他是兵工署军械司补充科的少校科员,跟著他的行动,发现了和他接头的上线,我判断应该是日本间谍,目前我和情报五队的兄弟们,就在这个日谍的藏身之处附近。”
锁定了目標,李驍阳认为逻辑合理,就在日谍藏身处附近找个公用电话,打给了余明章。
“好极了,能在半个月內破获这起日谍案,为我们特务处和情报科挽回声誉,你的能力真是让我刮目相看,做得漂亮!你立刻准备对日谍实施抓捕,我马上就赶过去。”余明章大喜。
“组长,这可是日谍案,往往背后还牵涉到更多的线索,最好的办法是严密监视,现在就进行抓捕,早了点吧?”李驍阳说道。
“我知道你的意思,刚捕捉到日谍的踪跡,马上就要抓捕,確实火候欠缺,对你和情报五队来说,可能会损失更多立功受奖的机会。老弟,不是我不讲道理,而是眼下的形势需要你们做出牺牲,以后我保证会补偿你们。”
“这件案子给我们特务处和情报科带来的负面影响非常恶劣,处长的压力很大,我们情报站出现的失误,要及时做出弥补,情报组从上到下都是戴罪之身,希望你能理解。”余明章说道。
人家情报五队明明可以通过监视日谍和內线,掌握更多的线索,得到更多的好处,而且按照情报工作的运作方式,李驍阳提出的办法是正確的,他非要现在抓人,情报五队这伙下属的心里难免有想法。
挡人財路如杀人父母,断人前途也是如此。
“请组长放心,我和弟兄们都是您的下属,是情报组的一部分,您的指示就是我们的使命,这点最基本的大局观还是有的,我马上安排实施抓捕。”李驍阳毫不犹豫的说道。
这番话让余明章的心里很舒服,他不管李驍阳的心里怎么想,能够贯彻执行命令,关键时候顶的起来,这就是好下属。
“谁认识这一片的警察?”李驍阳回到汽车旁边问道。
“负责这条街的警察我虽然不认识,但警察厅特务警察大队的副大队长高文麟,是我的老乡,要不是我帮他撑场面,这傢伙就被关係挤掉了。”陆国阳笑著说道。
“联繫他,把这里的警察找来,我们等会实施抓捕。”李驍阳说道。
之所以余明章先抓日谍,还不通知行动科,估计这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余明章担心没有足够的证据,抓了军政部的人,又要闹出事情来,到时候难以收场,所以採取了最为稳妥的方式。
先证明这两个被抓的人是日谍,验证了情报交易的真实性,再抓人就名正言顺、顺理成章。